2012年12月14日 星期五

文明一定要犧牲大自然的恩賜嗎?


今天初冬的暖陽灑在街上,走在馬路上看到金黃色的樹葉繽紛了水泥街景。

後面有正在蓋的大樓,原本是良美的田地,溪流在附近流過,我在想,人類的文明一定要犧牲大自然的恩賜嗎?


文章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496310497067032&set=a.442890249075724.103164.393190270712389&type=1&relevant_count=1

2012年11月17日 星期六

秋紅谷的未來...

如果我在議會,肯定會變成是會常常氣到出手打人的議員.......

儘管秋紅谷紛爭不斷,最近也吸引了許多人去拍照和遊玩,
看是這個秋紅谷的未來,將會是..........(你自己看新聞吧).....

http://www.nownews.com/2012/11/17/11689-2874014.htm


為防範台灣大道淹水 水利局編千萬預算導引洪水進秋紅谷

2012年11月17日 22:32
 
記者李梅金/台中報導

秋紅谷到底是美麗的生態公園,還是中市七期重劃區的大滯洪池?市府水利局明年編列1千萬元「秋紅谷廣場滯洪池工程」經費,將在秋紅谷外圍興建3條排水幹管,如果台灣大道再發生淹水情形,將導引洪水進秋紅谷,屆時秋紅谷將成為一個大水塘,所有谷內的建物將被淹沒。

由於該經費牽涉台中市區的防洪治水工程,市議會建設水利委員會多位議員黃錫嘉、李中、李麗華、陳清龍和許水彬等人,都表示關切這筆預算的編列。

市議會都發建設水利委員會日前審查水利局預算時,發現雨水下水道科用平均地權基金編列了一筆1千萬元的預算,準備將秋洪谷廣場做為大洪水的滯洪池。李中議員質疑,秋洪谷不是完工了嗎?為什麼水利局還要編列這筆經費?要求局長劉振宇提出說明。

李中議員提出問題後,黃錫嘉、李麗華和陳清龍等議員都有同樣的問題,「秋紅谷不是蓋好了嗎?為什麼水利局明年度還要編預算?而且還是做滯洪池工程?

對於議員的連番質疑,劉振宇與雨水下水道科長坦承,為防範台灣大道再度淹水,水利局計畫在秋紅谷週邊興建3條排水幹管,要將大洪水引流到秋紅谷內;此話一出,立即引來在場議員驚呼,「秋紅谷不是花了3億多元興建的嗎?如果將洪水引入谷內,秋紅谷不就滅頂了?不就報銷了?」

沒想到局長等官員也點頭回答,召集人黃錫嘉議員追問說,「那谷內的建築和餐廳不就被淹沒了,成為水面下的餐廳?」劉振宇表示,當初設計秋紅谷時,有特別要求餐廳做防水,但餐廳的玻璃是強化玻璃,可以抵擋住洪水,不會灌進室內。黃錫嘉聽到局長的解釋,斥其一派胡言,「餐廳都滅頂了,水怎麼可能不會淹入室內?如果局長講的是事實的,那真的可以得諾貝爾獎了!」

李麗華議員說,「聽到召集人黃錫嘉與局長的對話,好像是在講007電影的情節!」李麗華質疑水利局專門在做滯洪池,如果將洪水引入秋紅谷,到時秋紅谷的水要排到哪裏去?滯洪池不是萬能的,水利局好好想想辦法。

在場議員本想刪除該筆經費,但考量該預算涉及七期重劃區的治水防洪問題,最後還是通過該預算,但議員仍問局長說,「如果不做這項工程會如何?」劉振宇回說,如果不做,秋紅谷及其週邊遇到淹水情況時會很危險,但他此時又改口強調,「水排入秋紅谷後不會造成秋紅谷的滅頂。」


原文網址: 為防範台灣大道淹水 水利局編千萬預算導引洪水進秋紅谷 | 台灣味 |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http://www.nownews.com/2012/11/17/11689-2874014.htm#ixzz2bA2p0a3T

最後呢.......

最後呢.......

2012年11月12日 星期一

從關心行道樹做起

我們的路樹會被削成鉛筆的形狀
我們的路樹根被水泥漿灌滿
我們的路樹會砍頭斷手
我們無辜的路樹還會被"邀魔化"成是"阻礙進步,造成安全問題,引起過敏,外來樹種破壞本土環境的妖怪"

我們的政府,特別是台中市政府.......總是會叫人無語問蒼天!


台灣生態學會電子報



-----------------------------------------------------------------------------------------------------



發報時間: 2012-11-12 11:00:00 / 報主:台灣生態學會電子報
[公益聯播]燒傷急救誤信偏方,謠言止步需要你
本期目錄
台中市公民&公共政策,從關心行道樹做起

台中市公民&公共政策,從關心行道樹做起

 台中市公民&公共政策,從關心行道樹做起
文/台灣生態學會 蔡智豪秘書長
2012/11/9
昨天車內物品遭竊,雖然只損失了回數票與零錢,但這已是這週內被竊第二次,擔心竊賊也會侵擾其他人,故在下班後深夜11:00前往何安派出所報案,目的是要將此列入正式的報案紀錄,讓轄區的員警加強巡邏與注意。
此派出所位於台中市的甘肅路上,我前往時發現甘肅路與重慶路停車場的大樹(鐵刀木)被濫剪成「光頭」,而這一年來台中的環保團體不斷地大聲疾呼「護樹」,呼籲台中市政府善待行道樹,但市政府總是二面作法,一方面對環保團體、愛樹人士「虛應一番」,另一方面則繼續「我行我素」。
今早上班時,特別將沿途的行道樹紀錄一下,以讓台中市民暸解這些樹木遭受的處境。
台中市政府常為配合路旁商家的廣告,而經常修剪,修剪的標準當然就是要讓廣告物能夠明顯地被看到,圖1.、圖2.是樟樹因不斷地被修剪,以致身高總是矮了半截,圖3.的樟樹則僅能冒出一點葉子,苟且偷生;而這些樹木還算是「好運」的,因為台中市的行人道上的行道樹,常因緊鄰商家,有些商家一不作二不休,就將植穴直接用水泥封填起來(如圖4.、圖5.)。
沿途轉到了甘肅路鐵刀木慘案的現場(如圖6.),共有5株大樹遭受斷手斷腳的虐待,而長期強剪的傷口,常因過大的傷口,樹皮無法癒合,以致增加樹木感染病蟲的機會;如圖7.的樟樹主幹因不斷地受到破壞,最後僅由側枝生長,但因傷口過大,以致樹皮無法包覆;像這樣的樹木,長久下來,無樹皮保護的木材組織,則容易受到蟲蟻啃食(如圖8.),最後走向衰敗、死亡。而就連生長較為強勢的烏臼,在修剪後,雖然不斷地從傷口旁冒出枝枒,但這株烏臼仍抵擋不住這頻繁的修剪,最後宣告投降「死亡」(如圖9.)。
城市中的樹木,對城市的環境具有改善的效果,也可讓人與樹木有親近的感情。但台中市的行道樹,似乎不是在種樹,如圖10.、圖11.,樹木的植穴幾乎被水泥封死,這樣的情況幾乎與種電線桿毫無差別,亦好像是市政府在種「有葉子的電線桿」。
2012/8/28(中央社)報載「台中市長胡志強今天表示,一片草地可以改變一個城市,一個城市可以改變台灣形象,台中積極邁向低碳城市。」。因此在福科路與環中路口,有片陽光草皮的新設公園,此公園是台中市政府號稱的「節能減碳公園」之一,也是標榜低碳城市的重要政績(如圖12.)。對照上述的行道樹現況,胡市長似乎愛草皮勝過樹木。
公民關心公共議題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上述的問題不僅是行道樹、公園綠地的政策,而內含著上位者給予社會的價值,這樣的價值也將影響下一代孩子們的思維。
台中市的公共政策因公民長久以來的漠視,以致近年的許多公共政策出現「好大喜功、耗費鉅資」的不當工程;因此我們是否曾關心這些不當的公共工程,因預算的排擠,而連道路標線號誌已磨損殆盡,市政府卻遲遲無法修補(如圖13.);我們是否也曾關心台中市的藝文、社福等等的措施;這些表面的不當工程,是無法讓城市的人們快樂的。開始吧!從您周遭的一株樹木開始關心吧!這個城市絕對會因為您的關心而進步。

圖1.矮了半截的樟樹。

圖2.矮了半截的樟樹。
圖3.苟且偷生的行道樹。


圖4.植穴被水泥封填。


圖5.植穴被水泥封填。


圖6.鐵刀木大樹遭不當強剪。


圖7.傷口過大,樹皮無法癒合。


圖8.暴露的木材組織,易受蟲蟻啃食,衰敗、死亡。


圖9.頻繁地強剪,連烏臼也宣告投降「死亡」。

圖10.種樹如種電線桿。

圖11.種樹如種電線桿。
圖12.標榜低碳城市的「節能減碳公園」。
圖13.台中市道路標線號誌已磨損殆盡。


文章取自:
http://enews.url.com.tw/ecology/70786

2012年11月8日 星期四

綠化是房產增值的最佳方法

其實花花草草以及樹木是幫你的房子增值最好的方法喔.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property/20120809/34424923

NO.1房產月刊╱城市園丁 動手玩園藝

遠離水泥牆 享受種菜樂

  
基隆「悅莊」別墅,戶戶皆規劃大陽台供住戶植栽。
特別企劃
歐洲精品HERMES(愛馬仕)在巴黎設立的博物館,許多遊客紛紛慕名而來,一窺經典設計品的靈感泉源。但很少人知道,建築物的屋頂上竟規劃一座秘密花園,這裡不僅有專屬園藝師細心照料,還可以大剌剌坐在草坪上,欣賞無邊際的巴黎天空,這裡儼然成為設計師們的最佳創作靈感園地。

正當全球吹起「城市農夫」風潮,人人都想在寸土寸金的都市中,接近綠意享受種植的樂趣,甚至試圖利用建築物的屋頂、露台或陽台等空間,進行綠化或種植作物,就連東京的上班族也正興起一股花草風尚,其中有座名為「表參道彩園」的農園,位在澀谷一棟三層樓公寓的屋頂平台上,參與種植的上班族表示:「雖然吃進肚裡的蔬果有限,但最珍貴的其實是享受親手種植的過程。」 
圖為基隆「悅莊」別墅庭園實景。

城市私花園 手感造景超夯

日本作家橋本麻里曾說:「庭院可讓我們想到戶外的光線、風與水,讓心情與外頭有所連結。」居家庭園造景的用意,就是隨時隨地親近自然環境,不論是利用假日澆花除草或沏壺好茶,皆可獨享城市喧囂中的片刻寧靜。
曾幫知名企業家等名人,設計庭園的方極工程顧問主持工程師解子建表示,民眾如要在家DIY打造居家庭園,設計從室內出入口延伸至底端造景的動線,可利用軟石及木地坪相互搭配,建議可買紅磚圍邊當裝飾,石塊、燭臺、燈箱等雜貨當造景,而植栽是庭園造景的主角之一,如以日式風格庭園造景為例,常使用的種類為松、柏、竹等不開花植物,亦可選擇像是萬年青、黃金葛等耐陰植物。原則上,打造簡單的居家庭園造景,預算約5萬元以上。 
該案有別於一般都市建築,戶戶規劃大庭院提供住戶自行種菜或植栽。

田園植栽夢 轉換不同心境

解子建說:「現代人工作壓力大,生活步調快速,回到家需轉換心境,如果自家有院子可以種植花草或蔬果,試圖接觸泥土及親近綠色植栽,可慢慢放下繁亂的思緒與步調。」他談到,日前在淡水某個建案,他就規劃了一座面積約2、30公尺長的開心農場,旁邊放置幾張餐桌椅供住戶使用,後來萬萬沒想到這裡竟然變成社區中最熱鬧的場域,也成為社區凝聚情感的中心點,每位住戶都開心分享著自己種植的有機蔬菜,可見都市人內心都想實現一個「田園種菜夢」。
解子建談到,在基隆的「悅莊」別墅,有別於一般都市建築,戶戶有大庭院提供住戶自行規劃運用,不管是想在此設置下午茶區、觀賞綠意美景,還是在庭院內種植地瓜葉、薄荷葉、茄子及番茄皆可,享受屬於自家人的都市種菜樂,讓一家人再也不用遠赴鄉下,在家一樣可以感受這樣子的氛圍。 
都市人心中都藏了個夢,就是在家擁有一座與大自然親近的戶外庭院,圖為「悅莊」實景。

基隆「悅莊」別墅 多處綠意造景

「悅莊」由華盛開發投資興建,總銷金額約15億元,位在基隆市安樂區樂利三街上,基地面積約2609坪,中庭花園近500坪;社區規劃66戶透天別墅,戶戶採光通風良好,坪數採80、90坪兩種產品,樓高地下1層、地上3層半,一樓客廳面寬達4米5以上,規劃開放式客餐廳動線,可連接戶外私人庭園,2、3樓則規劃主臥及次臥;另外,社區一樓門廳挑高11米,採飯店式經營管理,結合專業物業及保全系統;社區規劃人車分道,戶戶擁有獨立車庫,方便住戶使用。
另外,社區中庭規劃多處綠意造景,設置多達38座花台、種植135株櫻花、栽培100種的樹木及花卉,大量的植栽不僅對節能減碳有所幫助,同時降低城市的溫室效應,並且讓住戶步行在社區裡,感受植物在春夏秋冬中所呈現的四季變化。 

專家說法

甲桂林廣告公司副董事長 曹瑞濱

隨著樂活、慢活風潮盛行,許多民眾希望能在自然休閒與城市中找到平衡點,位在基隆的「悅莊」是都市中難得擁有私人庭院的別墅,住戶可進行植栽或種植蔬果,加上該案鄰近八堵交流道,前往台北信義計畫區約20分鐘車程即可到達,不僅生活機能便利,更讓民眾實現城市農夫夢。 

園藝達人解子建 教你當城市農夫

民眾如想打造日式風格的庭園造景,可選擇松、柏、竹等不開花植物,再利用軟石及木地坪相互搭配,建議買特色雜貨當裝飾,像是燭臺、燈箱等,或是擺上幾張桌椅,打造一家人的私密空間,另外,亦可規劃多處菜圃區,種植地瓜葉、薄荷葉、茄子及番茄皆可,將自己種植的蔬果與家人、朋友分享,打造簡單的居家庭園造景。 
該案中庭花園面積近500坪,社區共規劃66戶透天別墅。

悅莊 基本資料

投資興建:華盛開發
基地面積:2609坪
單價:25萬元/坪
類型:別墅
樓層:地上3樓半、地下1樓
坪數:80、90坪
戶數:66戶
公設比:9.8 %
車位:私有獨立車庫
基地位置:基隆市安樂區樂利三街168號
洽詢電話:(02) 2432-2288 

有機健康生活當道,許多人會選擇在家種菜,實現「城市田園農夫夢」。
把建築空地還給大自然,該案社區內規劃38個花台,種植100種的樹木及花卉。

企劃執行/黃敏婷 版面設計/王琦俐 壹週刊行銷企劃部製作 


文章來源自: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property/20120809/34424923

美化從生活做起


在歐洲許多人的家門口都有一棵葡萄啦,玫瑰啦,但不是用來佔停車位用的喔.



圖片取自:L'arte di arredare e non solo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408512279214746&set=a.309846992414609.68769.249314025134573&type=1&relevant_count=1

2012年11月4日 星期日

日本最大的木製鳥居來自台灣

最近同事去日本玩,回來後我問她看到什麼?
她說去看鳥居的時候都想告日本人偷我們的神木,
很想把那些木頭搬回來~

【日本最大的木製鳥居來自台灣】

明治神宮大鳥居--於1966年遭雷擊焚毀後,於1975年透過中國黨政府仲介,從丹大山砍取樹齡1500年的台灣扁柏,重新製作而成。

中國國民黨政府統治期間,台灣的神木群森林快速遞減,更甚於日治時期的數倍。日本伐木是採輪植式經營林場,中國黨則是採掠奪式破壞林相;日本人砍伐神木後會蓋樹靈塔以表悼念,中國黨砍伐神木後就造謠,把責任全推給日治時代。




2012年11月2日 星期五

假的假龍眼--大花紫薇

最近是大花紫薇結"假龍眼"的季節喔.

假的假龍眼--大花紫薇

我女兒曾經跟我抱怨,出去玩不要強迫她背植物的名字,她說她只需要分辨出"樹,花,草,蔬菜,水果"就夠了.

的確,植物辨識對科班的植物系學生都是個很難的課,何況對我們這些業餘的"愛樹人",我十多年前曾經鬧過笑話.

有天到郊外爬山,同行的朋友看到一棵樹,樹上結了一串串咖啡色的果實,大叫"龍眼",我朝著朋友手指的方向望去,笑著解釋,這不是龍眼,俗稱"假龍眼",叫做無患子.

這時同行的另一個人說,哇! 無患子原來長這個樣子,聽說是古時候拿來作肥皂,是天然的ㄟ.

我很自信的回答,沒錯,只要把它摘下來,在水中搓揉果肉,就會起泡泡,比肥皂還好用.

一行人起鬨,我們就摘了幾顆,我當眾示範,沾些水拼命的搓揉,搓到雙手充血,搓不出半點泡泡,我很尷尬的說,可能這個果實還沒成熟吧?!

回家,趕快找圖鑑,真的烏龍一件,我竟然把"大花紫薇"誤認為無患子...真糗. 真的成了"假的假龍眼"事件.

各位"愛樹人"認錯植物是正常的,就好像我們在路上認錯人的情境相似. 不過學習辨認植物有個優點,它不會亂跑,可以讓我們好好的從樹幹,葉子,花,果實,氣味等特徵慢慢的觀察.


附上"大花紫薇"的圖片網址,欣賞它的美,她不是"假的假龍眼",她可是"真的大美人".

http://blog.udn.com/changerose/6520750





圖片取自:台灣行道樹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485969348101219&set=a.437728516258636.100483.183476981683792&type=1&relevant_count=1

2012年10月30日 星期二

阿力曼 鸞山森林博物館




還沒有時間去拜訪阿力曼森林博物館的先在Youtube認識一下這個
願意為了樹木負債千萬的人吧.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DJm7xF2ko4

會走路的樹

會走路的樹 vavakalum

http://tw.myblog.yahoo.com/jw!OOTm_W.bHBjBuE4H_h9YBfylQgc-/article?mid=5449

阿力曼˙森林博物館

2009/03/09 15:32


   乍聽「森林博物館」一詞還以為台東又有一座建在山林裡的博物館。
   可是阿力曼指著身後雲瀑飄下的都蘭山腰說:
  「等一下我們要上到那邊。」
   而那邊一片鬱鬱蒼茫,連個屋角也無。

     

   阿力曼兩條短腿用力的站在鸞山大橋中段,雙手往下一指,
 「各位,你正好站在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板塊的交界點~花東縱谷。」
   他的眼睛露出捉狹的光芒:「以前,進來鸞山部落的人是要脫褲子的,」
   ㄟˊ什麼呀?
  「沒有橋過河啊,只好脫褲子,涉水濕身過河!」
                    
                      喔~,原來。

                 鸞山村,一個布農族人聚集的小山村。
   早年布農族居住在中央山脈內本鹿,日軍以「理蕃政策」
   強制他們離開高山遷移到平地,一部分族人居住在延平鄉,
   一部分過河來到都蘭山腳的鸞山村。 
   民國93年鸞山大橋通車後才將村民平安的與外界文明連結。

   美麗的山林當然被漢人覬覦偷窺,賓士與寶馬穿梭在小山村,
   財團一大疊大疊的鈔票買下一大片一大片的山林,
   說是鸞山村有卑南大溪等三條大河交會,
   視野遼闊、風水奇佳是塊寶地,要建造寺廟靈修,起造靈骨塔來賣錢。
  

   他擔憂,族人貪圖眼前利益賣土地,土地沒了,森林不見了,
   很快文化就消失了。
   阿里曼不願布農祖靈居所被水泥怪物破壞,急得不得了,
   自掏腰包向銀行貸款搶在財團蒐購腳步前,
   買下這一片面向花東縱谷景觀最佳的台地,
   再邀請原住民的有心環保人士成立「原鄉部落重建基金會」,
   將這片 八甲 面積的土地捐給基金會,成立森林博物館,
   然後自己被貸款壓力追著跑。

   
   鸞山村中野部落,197縣道,沒有路標,沒有大門,撥開芒草,
   幾個彎道踅進去,森林博物館的大廳是結著嫩綠青梅的梅園,





       
           驚蟄時分的雨水將土地浸潤的濕滑,閃開姑婆芋的大葉片,



     
   眾人唉呀呀的驚呼著不知是多少棵榕樹所組合的白榕樹群。

       


       

     布農族人第一次看到長滿氣根的榕樹,如同人類的手腳擴張,
     取名叫做「會走路的樹 vavakalum」。
                     

                  
        

     布農族人開墾以植樹為界,榕樹會長氣根,主株歷經颱風與地震逐漸枯死,
     而後被其他粗壯的氣根所取代。有趣的是曾以榕樹地標為界的族人,
     因為榕樹會走路的特性,幾年後發現自己的土地怎麼變小了,
     鬧過不少土地糾紛,甚至吵上法庭。


     阿力曼驕傲的說,類似這片楠榕混生林帶,是目前全台灣低海拔僅有保存最
    完整的地方。數十人合抱的大榕樹估算約二千三百多棵,
    基金會用航照圖標示出衛星定位,記錄布農族人的「會走路的樹」。

     這五棵並列的巨榕,阿力曼稱為「天堂之門」,
     大門口望進去是綿亙雲霧的都蘭山脈。

     


     

    

     

     

     從這裡開始,「原鄉部落基金會」用布農祖先留下來的自然工法整理出傳統
     的住屋、廚房、體驗營地。當然,只有山泉水沒有電力,
     唯有完全撇開電力,人才會去體驗大自然。

     
      阿力曼今天一直重複這句話:
            「森林,就是人類的銀行、冰箱,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獵人製作的陷阱, 捕捉小獸。
     

              進入森林前要關掉手機,倒一杯米酒請祖靈喝,
                   向守護山林的祖靈報告我們要進入森林。
     

                森林小徑是山羊、猴子、獵人走的路,
                阿力曼取笑身高超過165的人在布農族算是「殘障」,
     因為在山上抓山豬,長手長腳的如何與追捕滿山亂竄低矮的獵物?
       也不方便躲在樹叢裡防禦敵人, 馬上會被敵人發現的。


                        
                             看到這一線天入口的石縫,倒吸一口氣,
                             後悔來不急的鮪魚肚僅能側身緩緩移動。
                             鬆一口氣擠出石縫,阿力曼又要取笑人了:

         有一位先生出了石縫說:奇怪?我的外褲沒破,內褲卻破了。
                       他的太太聽到了,抱怨的說:你怎麼不跟我講?

                     眾人還意會不過來時已經又被這爬滿榕樹的氣根、
                    有兩層樓高的大石壁懾住了,怎麼辦?
   
     已經不能回頭,一定要爬上這棵幾丈高的大榕樹,才能走出這個博物館。

                      

               人類原始的本能?還是達爾文推論,人是猴子進化來的?
    

       

     

         總之,四肢並用,三點不動一點動,老老少少七手八腳,
               驚叫連連卻一點兒問題也沒有的爬進大榕樹的懷抱。
     

       大夥兒怎不讚美自己野猴兒般勇敢的身手!< 汗 >
      

       吸滿了芬多菁,連滾帶爬出森林博物館,(幾次懸空, 還好有繩索。)     

          好棒!有一桌野宴歡迎。
  
        阿力曼要求我們必須自備碗筷,不為森林留下負擔。
       今天的野宴食材全是打開這個天然綠冰箱的大門拿出來的:   

            大吸一口久違的炊煙
  
          手做的灶台燃燒著木柴煮飯,燒湯。    
            三角吊爐,烤山豬肉、
  烤一烤, 蓋上這個性格凹凸的大鍋蓋燜一燜入味!  

        
                        燜地瓜,用竹片隔開鐵網,徐徐烤熟。
    
       布農大廚用傳統的料理手法慢火烘烤醃過刺蔥的五花肉,
       連肥肉都透著一股刺蔥淡淡的清香。三小時的隔火烘烤,
       逼出油膩,搭配雜糧米飯吃,不用怕胖。

       清炒昭和草、昭和草葉天婦羅、山泉水煮龍葵湯、     
                     大白菜煮南瓜、
                    白蘿蔔煮樹豆。 

     
       柴火慢燒的大塊老薑煮紅豆甜湯,紅豆鬆軟,甜湯微辣,喝了不會脹氣。
     暱稱布農族的舒跑飲料:煮甘蔗開水,喝起來有股輕柔的蔗香,很能解渴。

      布農族的規矩,敬老尊賢,子女盛飯給雙親、晚輩盛飯給長輩。
      低頭感謝上帝賜給我們山林菜蔬、飛禽走獸來利益身體健康。
  
       尊敬大自然的心意、探索森林後消耗的大量體力,
    在這一桌野宴裡完全得到的滿足豈是米奇林餐廳貴鬆鬆的美食所能比擬。
  

     森林博物館沒有大門,只要願意保護土地的人,就能為土地開門;
      森林博物館有多大?心有多寬,博物館就有多大。

  



          【中國時報 2009. 02. 24 高有智/專題報導】

      節錄 )
                  你願意為一片綠地付出多少代價?
           許多人看阿里曼是傻子,他卻笑自己是「烈士」。
     他欠債累累,最擔心不是沒有錢就醫,而是煩惱這片森林沒辦法守住。
       阿力曼認為這些土地不是他的,是大家共有的,
      他為這片土地取名「巴力漢夏巴(palihansiapa)」,
      意思就是所有人共同協商,提出行動方案,
     他也希望藉由森林博物館找出法令保護土地的契機,
     成為「環境信託」的土地,讓這片山林真正屬於大家所有。
     一個人的力量有限,但若能有一群傻子投入,
     或許有一天,真能看到許多「森林博物館」出現我們身邊。




                                   森林博物館導覽 
                            預約  阿力曼: 0911-154806

                              
                     

                           
       吃不完, 用月桃葉打包回家, 不是塑膠袋喔。
  
     臨去, 種下一顆七里香幼苗,
             我們想要把阿力曼"森林博物館"的理想也種在心田裡,
                然後, 散枝。開葉。

  

      回憶一首幼時的兒歌:種樹

       樹呀樹呀, 我把你種下
       不怕風吹雨打快點長大
       長的綠的葉 開的紅的花
        鳥來做窩 猴子來爬
         我也來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