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鸞山森林博物館 

台東鸞山森林博物館 拜訪會走路的樹
台東鸞山森林博物館,沒有大門,沒有圍牆,沒有路標,沒有解說牌,整座森林就是一座天然博物館。



我們在爽朗的布農族館長阿力曼先生的帶領之下,親腳踏入原始的森林小徑,攀登大樹巨岩,聆聽森林的聲音,嗅聞豐饒土壤的芳香,而後回到傳統的原住民布農族木屋,烤香噴噴的山豬肉,品嘗當地孕育的植物,親手搗熱呼呼的小米麻糬,真正親身體驗台灣原住民布農族樂天自在的生活。

走進天堂之門 看見樹會走路

幽深的森林,擎天的大樹,就算隨時有龍貓跳出來也不奇怪。




為什麼叫做「會走路的樹」?因為原住民常以石頭、樹木做為地標,畫分土地勢力範圍,然而,發現白榕這種樹雖然長得高大很好辨認,但是地標的位置好像總是在移動,分不出土地該歸誰,所以稱他「會走路的樹」。

白榕會走路的原因是主樹長大之後,會持續延伸出許多氣根,氣根很快地越長越多,持續茁壯,原來的根枯掉之後,氣根反而變成主幹,找不到這棵樹最初長出的位置,所以說樹「會走路」。




正當阿力曼先生警告我們不要到處亂跑,小心附近響尾蛇出沒時,我們發現一條小蛇,驚嚇得半死之際,阿力曼先生說明,我們人這麼多,這條小紅蛇這麼小又沒有毒,咬人也咬不動,害怕的是牠而不是我們。跟動物相處的道理,和人跟人之間的相處也有類似之處,只要彼此保持適度的界線,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就可以和平共處。




「天堂之門」則是兩株樹合抱在一起所構成的自然美景,彷彿天堂的入口。




沒有牆的森林博物館

「祖靈屋」是一種自然信仰,布農族人在部落內最有靈氣的地方建立石屋,進入森林前,要先向祖靈誠心誠意奉上三杯米酒,祈求祖靈護佑,進入森林能安然無事歸來。
鸞山森林博物館有好幾條路線,都是阿力曼先生開拓出來的獵徑,短短三十分鐘,我們鑽過巨岩底下布農族獵人躲雨的小洞,抓繩索攀爬長了青苔了巨岩,甚至爬上兩層樓高的大樹,
手腳並用,用視覺、聽覺、嗅覺、觸覺親身體驗,就是「博物館」最好的教育方式。




台灣原生民族與板塊的遷移

鸞山森林博物館的創始人阿力曼先生,以生動幽默的口吻解說穿山甲、蚯蚓、山羌、九芎等動植物的生態,甚至維妙維肖的模仿動物叫聲。並詳細解說布農族風俗民情和鸞山部落的由來:日據時期,剽悍的布農族勇士以游擊方式抗日長達十餘年,日本人壓制反抗軍後,強迫原本居住在中央山脈山的另一頭的布農族,強制遷移到台東都蘭山一帶,布農族因應當地的氣候環境,展開農耕與狩獵生活。




原本這塊樂土被財團看上,要做土地開發建設靈骨塔,阿力曼先生募款買下整塊山頭,以基金會的名義用土地信託方式經營,不做觀光景點,完整保存並呈現布農族與森林共存的生活文化,才是「森林博物館」的用意所在。




從山上往下俯瞰拉庫拉庫溪,河床中間就是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板塊的交界,每逢地震便會造成地勢變化,橋梁中央還可以看到地震後裂開的痕跡。橋下則是八八水災後尚未恢復原貌的河川,衷心祈求受創的山河和人民能早日恢復原貌。




母親是河流,是家

布農族的譬喻,充滿自然與人生的哲理。
「山是爸爸,河是媽媽。不管河的流域變得再遠,凡是她走過的地方,她想念就可能再回去一次。」
「房子是媽媽,支柱是孩子。存放食物的平台是媽媽懷抱孩子的手,爐火是媽媽哺育孩子的乳房,構成一個溫暖的家。」



布農族的傳統家屋根據山勢跟風向建造,用樹幹當房子的支柱,黃藤綑綁固定,牆上留下給風走過的管道,就算颱風來也不會被吹垮。阿力曼先生笑稱,大約半夜兩點,冷風吹過山頭之際,也就是布農族夫妻感情最好的時候。
房子周圍的庭院邊種植香蕉、甘蔗、樹薯、玉米等植物,由於土壤肥沃,陽光雨水豐沛,植物長得快,成熟了就可以摘下來食用,有時猴子等動物也會來摘,遵循自然的法則,就可以讓森林的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中餐由阿力曼的家人用木柴生火炊煮,大家自行攜帶環保碗塊齊聚在木屋用餐,。菜色有小米飯、烤山豬肉、南瓜、昭和葉天婦羅、炒地瓜葉、小苦瓜等…還有煮紅甘蔗水和綠豆湯。如果沒自備碗筷,也可以用月桃葉代替碗來吃。吃飯的規矩是小孩要盛飯給父母吃,晚輩要盛飯給長輩吃。感謝上天和長輩讓我們有飯吃。







臨別之際,大家輪流親手搗小米麻糬,奮力搥打之下,麻糬變得熱呼呼的,吃不完的麻糬也可以用月桃葉包起來帶走。


森林博物館沒有門,因為「博物館的門,在每個人的心裡。」




注意事項:必須事先預約,確認日期、人數、是否用餐等事項,收取導覽費和用餐費,有英文、日文、墨西哥文等多種語言解說。

特別感謝:我的HTC Magic小白陪著我爬上爬去拍照都有拍成功!

文章取自:http://www.mobile01.com/waypointdetail.php?id=8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