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S1.5K
南部登革熱疫情嚴峻,屏東縣恆春鎮公所竟祭出「砍榕樹」當滅蚊手段,引起輿論批評。護樹團體認為,榕樹長期背負「破壞市容」的汙名,其實都是在傳遞「生長環境不舒適」的訊息,政府應讀懂樹的訊息、解決問題,而非一味浪費公帑砍樹、清理榕根。(上圖:台南安平古堡中隨處可見附生於牆上的雀榕,經適當管理並不會對古蹟造成影響。照片/潘子祁攝)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國人成長過程中總有一、兩棵「榕爺爺」相伴,然而近年來卻有許多公所不當對待樹木,引來護樹團體批評。
像9月7日,恆春鎮公所以「防治登革熱」為由,剃光石牌公園中兩棵榕樹的樹葉;8日,集集鎮八張路也傳出10多棵榕樹被剪到只剩主幹,鎮長、公所都說許多民眾反映「路面突起毀壞」,要求盡速移除榕樹。
路面突起不應歸咎於植物,而是該思考人類給她的環境是不適合。(台灣生態學會提供)
路面突起該思考人類給樹木的環境是否適合。(台灣生態學會提供)
不過路面突起、水溝破壞的情形,看在護樹團體眼裡,其實都是「片面站在人類的角度」看事情。
台灣生態學會理事長楊國禎說,「我看過的榕樹不下200多棵,」每棵都長在石頭、建築、牆壁、樹幹上,當她的根系向下生長時,會將「外物」包覆,利用複雜的根部構成網絡,發揮固定、保護的效果;即使空間狹小,也不會有撐開、破壞,甚至「翹根倒伏」的現象。
因此「樹會長到屋子裡,那其實是在告訴你房子有漏洞、有問題,趕快修補,而不是責怪樹怎麼跑進來。」楊國禎說。
同樣道理,「如果人行道隆起,或根部長不下去,就是她在說『土太硬』、『磚太密』,」反而是人應該將她生長的環境改善,像增長植栽穴、排除可能異物、減少人行磚、解決排水不良狀況,萬不得已才局部斷根、移植。
另一種常見的「市民抱怨」,是排水溝邊的水泥岸遭「樹根盤據」,地方公所清除根本是「例行公事」。
像台中台灣大道到大墩20街段的「大容溝」,因有空隙讓垂榕根部可以露出,不只罩住堤岸、發揮護堤效果,鬚根和水面、土砂、苔鮮又共構一條「緩衝帶」,避免提案遭洪流衝擊,兼顧水質淨化。
「但市府每23年就發包將垂榕根部去除,」不只造成垂榕落葉增加、破壞護堤功能,還浪費人民公帑。
台灣護樹團體聯盟發起人張美惠說,「像這種把樹砍掉,藉口說水泥會被樹破壞掉,然後重新大興土木搞工程,我認為是立法委員、民意代表藉這個機會去要工程。」
「全世界只有台灣說榕樹會破壞建築物,」張美惠拿出台南安平樹屋、飛燕新村、苗栗龍騰斷橋、柬埔寨神廟、泰國樹中廟,每張照片都可看出榕樹與建築共生、保護的關係。
「這也印證現代人離自然生態太過遙遠,」對榕樹傳遞的訊息毫不重視。她呼籲政府不應再亂花錢搞工程、築水泥,應顧及生態平衡。
新聞小辭典-
正榕:樹體高大壯碩、枝葉茂密,防風又耐旱,也就是台南成功大學知名的「國泰榕」,和茄冬、樟樹並列民間常見的老樹種。其品系多,有的會生長許多垂鬚根,有的屬大橋木、少鬚根的類型,栽培時要依需求選擇。
雀榕:和正榕相比可謂「小巧玲瓏」,經常可在廢棄的建築物、屋簷、牆壁、樹上看見她的身影。由於她的「榕果」眾多又富有斑點,也是鳥類主要食物,藉此四處傳播、生長、著生。

「成大國泰榕」是榕樹的典型代表。(圖/潘子祁攝)
「成大國泰榕」是榕樹的典型代表。(圖/潘子祁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