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石山BOT纜車將讓美景將會消失】
昨天花蓮舉辦六十石山的纜車公聽會,看起來花蓮王已經找到BOT的廠商才如此積極了。
其實花蓮是常常地震的地方,也是斷層帶分布密集的地方,如果業者和縣長真的要破壞六十石山的風景來「發展觀光」相信是竭澤而漁,也相信是最後的結果是沒有人想要再去,因為搭纜車這件事情對大多數的台灣遊客來說一點也不稀罕。
這種行程相信是花蓮王傅崐萁為陸客團量身訂做的,因為旅行團都是旅行社去規劃,旅客在團費中加上去就是被迫消費,搭到固定的定點之後又是一個購物點跑出來,不然就是一個遺世而獨立的飯店把旅客關在沒有其他地方可以消費的地方,避免旅客把錢花到別的地方去,至於購物點和飯店請大家放心,一定是『中國一條龍』這就是所謂花蓮王的「發展觀光」。
發展觀光是好事,但是花蓮王一味的想要吸引對岸的生意,卻沒有能夠提升花蓮的品質出來,所操作的如有秘境之稱的193縣道行道樹去拓寬,鯉魚潭也要搞成搭纜車(到處都想要蓋纜車,是纜車公司很欠生意嗎?),而原住民一條街就是直接抄襲中國鄉鎮的xx一條街,有去過中國旅行的人都會覺得畫面很孰悉,這種操作模式可以說傅縣長的品味和觀光見識都偏向中國,沒有創意,更不要說在地人文觀,身為全世界最美的地方的縣市長對於本土資源的自信心。
護樹盟老編在考察花蓮時寫過一篇「大驚!原來花蓮已經不是台灣的了!」對於花蓮的嚴重傾中和炒地皮的經濟發展模式傷害在地人有點意見,當時引起許多熱議,有人表示心有戚戚也有人表示老編的觀察不正確,花蓮王真的好棒棒。
地球公民基金會說在花蓮是山海和天空都要被BOT了,老編的看法是花蓮王過度傾中恐怕造成花蓮劣質化觀光的傷害。拜託不要再蓋纜車好嗎?讓六十石山就是那一望無際的模樣,這樣不好嗎?
山也BOT、海也BOT,天空也要BOT!
http://www.cet-taiwan.org/node/2208
http://www.cet-taiwan.org/node/2208
山也BOT、海也BOT,天空也要BOT!
您在這裡
2015 年 12 月 01 日
您在這裡
為爭取十年400億的花東基金,花蓮縣政府在「綜合發展實施方案」中提出兩項纜車計畫,一條要在鯉魚潭周遭新建「池南─哈崙」的森林纜車,另一條則在「赤柯山─六十石山」間拉一條長達19.7公里的金針花海纜車(如圖一所示)。另外,日前縣府也不斷在媒體上透露,希望在太魯閣國家公園中新建「崇德下台地─大禮部落」的觀光纜車,如此遍布花蓮天空的纜車藍圖,是號稱五星級的縣長對於花蓮未來發展的想像。
圖一、赤柯山-六十石山空中纜車規劃位置圖。
圖片來源:花蓮縣第二期(105-108年)綜合發展實施方案規劃案(初稿)
圖片來源:花蓮縣第二期(105-108年)綜合發展實施方案規劃案(初稿)
花蓮適合蓋纜車嗎?
根據中央地調所公布的台灣活動斷層資料所示,花蓮縣境內有五條活動斷層,(過去100,000年內曾活動,未來可能再度活動的斷層),意即花蓮的地質是一直處在變動的狀態。赤柯山~六十石山沿線正坐落在玉里斷層上,從鄰近此纜車預定路線的玉里國小舊校區,2009年必須遷校,原因是校舍有40公分的裂痕,被教育部列為全台最危險的國小,就可看出端倪;再者,距離纜車中點安通溫泉約5公里的玉里大橋,剛好位處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的接合處,光憑目視就能看出橋面約有10公分的落差,且每年以2至3公分的速度持續上升中,總總因素接證明了,此處的地質活動是顯而易見的。
而鯉魚潭旁的「池南─哈崙」的森林纜車規劃路線,係從池南森林遊樂區拉到海拔高度約600公尺的哈崙第一號運材區。哈崙工作站在日據時期開始進行伐木作業,直到民國66年後,台灣林業政策開始轉向,哈崙工作站才逐漸結束伐木業務;這幾十年來,已造成當地森林資源的枯竭,屆時若纜車在此興建,除了塔柱基地及車站會對這片森林帶來傷害之外,纜車沿線及施工過程需砍除的樹木,都會再度重創這片森林。時至今日,是否該讓這片森林得以喘口氣,慢慢復原呢?
至於崇德下台地到大禮部落的纜車構想,光高度落差就接近1000公尺,更不用說纜車起點的崇德就在清水斷崖旁,冬季需面臨強勁的東北季風吹襲,在工程技術上勢必面臨嚴峻的挑戰。
觀光是地方發展的萬靈丹?
根據民國93年經建會(現為國發會)針對國外高山纜車設置及管理的研究報告指出,纜車設置的地點應避免在主要景點或過多人工設施的地方;再者,該研究報告也指出,部份多山國家(瑞士、印度、尼泊爾),纜車的應用以不破壞自然生態為出發點,回歸到最原始的交通功能,來替代傳統的陸路交通。檢視花蓮三個纜車計畫,鯉魚潭、兩座金針山及太魯閣皆為花蓮的「主要景點」,在區位上究竟適不適合興建纜車?另外,此三案的所在地,除了大禮部落外,皆有便捷的陸路系統,試問纜車真有其必要性嗎?
赤柯山、六十石山自從金針花海變成著名景點後,旅遊旺季經常可見滿山遍野的遊客散佈在花田中;太魯閣及鯉魚潭也不遑多讓,近年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後,也總是人滿為患。屆時,若纜車興建完成,勢必會引入更多的人潮,花蓮縣政府口口聲聲以觀光立縣,但縣境內的基礎設施、觀光總量管制措施皆尚未到位,在這樣的背景下,若貿然使用纜車進入風景區或部落中,可能帶來環境生態的破壞和改變當地原有的生活樣貌等衝擊。
再者,纜車的興建規模屬於只有財團有能力承接的大型觀光BOT案,究竟BOT能帶給地方多少益處?難道在地需要的是數量有限但勞力密集的職缺和大量的垃圾、噪音和汙水?!
地方政府當務之急應是通盤考量熱門景點的整體觀光規劃,先規劃妥適的交通路線及管控遊客數量,減低觀光對當地生活的衝擊,之後再來討論是否需要新建更多的觀光遊憩設施,先改善現況再討論未來,才能讓花蓮引以為傲的自然資源和豐沛文化內涵得以永續。
圖二、台灣活動斷層分布圖。圖片來源: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大驚!原來花蓮已經不是台灣的了!」
http://ppt.cc/9MPF
http://ppt.cc/9MPF
請支持小額募款保護環境:
http://ppt.cc/9dot2
http://ppt.cc/9dot2
捐電子發票護樹愛心碼:5942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