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Shares 967
森林裡此起彼落的叩叩聲,彷彿在真實呈現宮崎駿動畫《龍貓》中的場景,其實正是森林裡「橡實子」成熟掉落的聲音。林試所表示,橡實子餵養森林動物,也藉此傳播到更遠的地方生長,秋冬時節正是「賞樹踏青」的最佳時點。
其實「橡實子」是殼斗科植物的果實,其杯子造型、或盤狀拖著堅果的模樣,不只小巧可愛,有的外層還會覆蓋鱗片,相當多變。
圖3. 造型奇特可愛的捲斗櫟
造型奇特可愛的捲斗櫟(圖片提供/蓮華池研究中心)

橡實是大家的食物

林務試驗所蓮華池研究中心表示,殼斗科植物會藉由果實中的澱粉、油脂,吸引森林中的野生動物採集,藉此傳播到更遙遠的地方,減少在惡地生存的機會。在台灣,像台灣獼猴、大赤鼯鼠、松鼠也會將橡實子藏於地底,充當冬季糧食;但被遺忘或沒吃完的果實,來年就有機會發芽生長。
若在半個世紀以前物資匱乏的時候,橡實子更是山居孩童常見的零嘴和玩具。一些像基隆赤皮寮、新北柯子林、花蓮赤柯山、台東栗園的地名,顯示這些地方曾有大量的殼斗科植物分布,和人們生活密不可分。
仔細考究起來,台灣共有4個殼斗科植物的屬分別是苦櫧屬(又稱栲屬)、山毛櫸屬(水青岡屬)、石櫟屬和櫟屬,超過40種原生物種;而它們的「親戚」全都分布在北半球、亞熱帶區域,要不是終年常綠,就是「落葉喬木」。
圖1. 蓮華池多樣的橡實。
蓮華池多樣的橡實(圖片提供/蓮華池研究中心)

秋冬賞樹 中部蓮華池北部太平山

而秋冬時節正是橡實子成熟的季節,中部像林務試驗所蓮華池就有10多種以上的殼斗科植物;北部最佳的「賞樹地點」,則為宜蘭太平山國家森林公園。
其中宜蘭當地的台灣山毛櫸更是冰河時期的孓遺植物,樹高可達20公尺高,多沿著山稜線生長;而它的落葉隨春夏秋冬,呈現嫩綠、蓊鬱、金黃、落枯變化,讓林隨四季變化,頗具觀賞性。
不過位於宜蘭南澳的山毛櫸可就沒這麼幸運,去年萬達鑛業計畫開採南澳大白衫的礦場,卻因距山毛櫸分布地不到200公尺,而遭到環保團體抗議,於今年初進入二階環評,目前還沒有後續結果。
cc664e9b6242
珍貴的山毛櫸。攝影/林奐慶(圖片提供/地球公民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