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迪勒颱風吹垮大台北數萬棵樹木,也吹動台北和新北兩市的颱風救災經驗整合,台北巿工務局、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11日舉辦「2015都市林管理國際研討會」,以「防颱前準備及災後復建」為主題,邀請日本、澳洲及國內專家學者,共同為城市樹木的健康生長與救災復建把脈。
 
研討會中,首要推動樹穴改善,給樹木足夠生長空間,兩位日本專家將分享日本東京都公園綠地的管理現況,以及如何擬定行道樹管理制度和技術。來自澳洲的都市林專家Ben Gooden,將分享澳洲如何透過友善的設計和工法,擴大既有的樹穴,讓樹木更具抗強風韌性。
 
工務局長彭振聲表示,早年法規不夠完備,且為增加都市綠覆率,導致部分人行道寬度不足,仍開設樹穴種樹,造成樹穴過小或彼此過近,因生長空間不足而難以健康生長,即使成蔭,遇颱風就有折枝或倒伏風險,加以既有的人行道樹穴擴大因牽涉管線、人行空間等問題複雜,立即全面擴大或改為帶狀樹穴有實際困難,為此公園處正推動樹穴改善計畫,若新工處有人行道更新計畫,就配合調整樹穴配置,改以「帶狀樹穴」為優先。
 
台大大氣科學系林博雄表示,台北盆地在1970年代曾有強度大於蘇迪勒(中颱)的颱風,颱風路徑也很靠近台北盆地,所造成的樹木災害卻不如蘇迪勒大;研討會另討論多項樹木防災與管理的新課題,例如樹倒與街道方向有關?增加都市樹木多樣性,以降低蟲害並提升樹木因應颱風的韌性等的研究啟發新思維,說明樹木倒伏與風速、風向的關聯性。
 
林博雄並指出,以台北盆地長年吹東風為例,蘇迪勒颱風期間,像民權、民生等東西向街道的路樹倒伏及受損相對嚴重。由於街道即為風行進的廊道,颱風期間風速很強,街道的方向和樹木倒伏風險似有一定程度的關聯,大安森林公園西側也有風場輻合帶,這些結果有待進一步研究驗證,作為主管機關選擇樹種、預防樹災的參考依據之一。
 
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執行長郭城孟指出,樹木安全課題亟待重視,期盼透過這次研討會提供建設性的建議,吸取國內外的經驗和技術,讓樹木成為城市最美麗且永續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