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1日 星期三

【令人嘔吐的藍染產業】

網友控訴藍染業者竭澤而漁,摘採野外大菁作為藍染染料卻是毫不留情的連一顆留下來「做種」都沒有。
這樣的傳統藝術業者果然讓人想吐,如果知道是哪一家業者幹的,我們會樂意報導出來。
賴正晃新增了 3 張相片 — 覺得火大。
【令人嘔吐的藍染產業】
今天早上,我跑到了三芝的山上尋找大菁,因為我希望能藉由我們田尾高超的農業技術,讓大菁也能在平地生產。一如以往我拐了不知道多少彎,來到了這個需要隨時準備踢狗的恐怖小徑,通常在這個時分,我們已經能在兩旁看到開了滿滿紫色花朵的大菁,但今天不然......
一開始我以為清潔隊上山清理了路邊雜草,直到走入山道後發現整片山的大菁幾乎被採光了,只留下生病、蟲咬、不易到達的未遭毒手。而會到山上大規模採集大菁的人,也代表他並沒有能力自行種植,他也不可能仟插後再來這種植明年的大菁。這是件極度嚴重的事情,大菁的種子並非後發型的,所以今年沒有發芽,明年就沒有了,也就是今年摘完這個山頭,明年他在也不會在這生長了,光想我就覺得超噁心。
追根究柢藍染的產業結構發生這樣的事情也只是早晚的事,因為目前台灣市場的行情每公斤藍泥價錢為1000,精粉一公克7塊,並逐年上升,而日本每公斤大約臺幣700元左右,但台灣生產染料的工序較為簡單且節省人力,大約採收到成品只要五天,日本阿波藍使用的技術從採收到成品大約100-120天,台灣卻用產量少,人力重作為藉口,哄抬價格,但實際上日本一年有20公頃的產量,台灣大約3公頃的產量,以臺日人口比例而言,台灣藍染目前跟日本應該差不多,我們卻只能聽到被傳統工藝包裝的藍染製品賣的比人貴,品質卻比人差,終究是商人想賺錢而已。
到現在,我們看到了貪心的人們,為了利益跑上山,把整片大菁摘採殆盡,泥馬的這群人跟我說他們要推廣藍染,保留傳統工藝我才不信,你們只想賺錢而已,噁心!
【圖一】往菁寮遺址的路,原本兩邊應該開滿花的。
【圖二】山裡的大菁會開紫色的花,如果要採收,必須在開花前採收,這片是僅存的三大片的其中一片。
【圖三】入山口轉角的楓樹葉子已經紅了。
-------------------補充網友提問的現場狀況回答---------------------
關於惡劣採集的部份,我先做個說明好了,現場看到的情形是原本生長的馬藍聚落消失,現場並未有留下幼苗,可能是連根拔除,以時令計算,大約已經被摘除三週。有不明植物莖殘留,但並無葉片殘留,葉片腐爛殆盡。如果是合宜的剪切(離地三結剪除),可能能迫使側芽增長,但其他部分已腐爛殆盡,所以無法辨別剪切是否合宜,另外馬藍並非具有極強生長力的草本植物,無法藉由根部發芽,插土的直接生長率大約只有5%以下,但如果交由專業仟插廠商,能有極高的發根率。
這部份因為已經驗證過了所以我可以很直接的告訴你以現場的狀況來看,已經是聚落消滅的狀態。
另外目前因為還沒有觀察過種莢的形態,無法判斷單一棵能擴散的範圍有多大,但以現場馬藍聚落的分佈,可以推測種莢並無法將種子彈射到多遠,所以只有點狀聚落的呈現,單片面積大約都只有20平方公尺以下,前年有觀察到的多片極大片聚落目前已經消失無蹤。(因為大片聚落多分布於無法到達處,僅能以開花目測分布,上次上山未開花無法觀測,所以不知是否更早就消失了。)
最後採集痕跡的補充,現場唯一可以看到的採集痕跡是離地十公分剪切,還有分支二選一剪切,所以至少還有一組知道要留種的人,和一組知道要留種但是不知道怎樣才能讓植物繼續活下去的人。
講著麼多我其實不反對大家上山採集這些沒什麼瀕危危機的物種,最重要的是反對這種消滅式的採集,這種採集方法就如同我們不停批評的海洋浩劫一樣,你掃空了,最後就只是什麼魚都吃不到而已。
----------------------------再補充最後一趴---------------------------
其實我自己也是藍染業者(自己抹黑自己,笑~),但這件事情真的超出我的想像之外,我以為大家即使大規模採集,都會想要怎樣留種,現場可以看到他們有留種的企圖,但那樣的方式其實跟滅絕沒什麼兩樣。
簡單的說明就是,如果現場有20個聚落,他們清掉了18個聚落,留下2個聚落,但問題是藍染植物的拓展性並不是剩下的這兩個聚落就會直接長回原本的20個聚落,因為被摘除的這18個聚落可能只是運氣好被水流沖到,或者沾再鳥兒身上,被帶去落地生根的。
所以只能等到哪天,我發出了種子,再上山將他們灑回去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