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5日 星期四

請看清園藝商人李有田的真面目

今週刊第940期報導李有田『光電戰將移植拚勁 把種樹變一門好生意』這一篇文章,我們不知道是業配文還是廣編文,我們相信謝金河先生是個有正義感的人,在松菸護樹的案子中也有貼文為此案說話。

今周刊報導的是『賺錢』的角度,固然沒有錯,但是李有田把種樹,移植樹木等等當成是生意,以生意人的角度來看也沒有錯,畢竟園藝產業也不是慈善事業。

錯的是這個人的生態觀和環境觀還有用盡了心機賺錢的手段讓我們很不恥,想要成功成名踩在十幾萬個護樹人的背上,這算什麼?

早在去年底李有田聯絡護樹盟發起人本人Angela去台北跟他見面,但是Angela一直很忙碌於幾個護樹的案子,沒有空跟他見面,護樹盟也從來不曾寫過文章批評過李有田,我們對於園藝廠商的看法是賺錢是應該的,只要懇求把樹真的照顧好,管理好,我們批評的是政府對於綠化的政策,對於樹木管理的態度和專業,但是很奇怪的是....

護樹盟從成立以來,沒有對外募款,沒有拿過任何工程,沒有利用護樹去謀過什麼利,在發起人的支持之下,我們採取的策略是『可以跟政府單位溝通就溝通,不能溝通只好抗議。』,長期以來我們版面也詳盡的報導很多護樹案,但是李有田說我們是環保流氓。

這還不是最過分的,最過分的是給我們扣一些帽子,說我們說樹木不能修剪和移植,試圖要抹黑我們的形象。更過分的是一個以樹為業的人說『樹木是釘子戶』!

而顛倒是非的批評我們『護樹反而害樹』,說江翠護樹事件和松菸護樹甚至台中水碓護樹還有高雄中央公園護樹都是因為我們護樹才讓政府沒有時間做斷根移植,只好在趕工程的情況去移植樹木。這些根本就是倒因為果的謊話,在這個有社會地位的名人李有田的嘴巴裡講出來,寫在網路上,真的是讓護樹人一口血吐出來!

這些話,本來我們忍耐也就算了,反正網路上面亂罵的人一大堆,我們批評高雄就說我們是國民黨,批評台北的樹沒有管好就說我們是民進黨的人還是有的,這些我們覺得都可以慢慢去因為我們的努力讓社會去理解保護土地,樹木和環境的重要性,畢竟我們從很多正面的反饋當中看到社會上面支持我們的聲音。

但是幾件事情我們真的看不過去:
1.李有田透過蘋果日報刊文說『如果樹木給他們移植就不會有松菸護樹事件了』之後我們又看到他跟遠雄勾結起來,李有田的股東陳健楷甚至語意帶恐嚇的寫信給松菸護樹發起人游藝說遠雄已經準備好極端的手段對付你們,如果不給我們移植會怎麼樣之類的話,又安排違法在台灣工作的日本人去把松菸的樹釘的印度紫檀都流血,也把北流的樹亂挖樹根,他的員工甚至到松菸嬉笑玩鬧。對於上千人為了守護松菸的護樹價值苦熬了兩百天(迄今已經257天了),對於把樹釘的流血還可以說謊,說本來樹就在流血。

這件事情真的很傷害護樹人的心,他勾搭上遠雄要拿遠雄的生意我們沒有話可說,但是不必要去說我們護樹害死樹,4月 23日遠雄把光復南路和忠孝東路的樹用極其殘暴的手段挖走之後,才有後面的護樹事件,江翠護樹的案子更是朱立倫護航地方民代的議員工程建議款下的醜陋工程,一個123個人開會122 個人反對的案子,最後不敵貪婪的政治力,怎麼會是我們護樹害死樹,這真的是很過分的說法了。

其實李有田本身並沒有園藝的專業,但是很有生意的專業,如何利用媒體來膨脹他自己,只要有人願意買單都好,但是關於他傷害護樹人的事情,我們不能原諒。

特別是現在他政商關係良好,透過這些報導再去膨脹一下,再成立一些什麼跟樹有關的協會,自然而然抬高自己的身價,從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園藝商人利用政商關係變身成為什麼協會和基金會的董事長,這真的是很可議的作法。

李有田的公司代理的日本產品晶曜石非常昂貴,號稱可以用在幫助土壤排水,但是實際測試是跟花生殼的功能差不多,但是這無所謂,反正有錢人很多,只要願意有人買單就好。

我們現在比較擔心的是大安森林之友基金會說要把大安森林公園的土壤做好改善,這本來也是很好,但是如果大安森林公園基金會拿錢去買晶曜石,那這些熱心的捐款人不是冤大頭是什麼?

李有田身為園藝廠商,又是推動大安森林之有基金會的主要角色,有沒有可能左手低價進貨買材料,右手高架承包基金會的改善土壤等工程,這就不知道了,不過我們真的鼓勵一下捐款的大咖老闆們好好查個帳,林敏雄、鄭崇華、李棟樑、蔡建生、黃希文這些捐款大咖董事長們如果知道晶曜石的功能不過就是跟花生殼一樣,不知道會怎麼想的?

今周刊的報導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ontent-92748-113012?page=3

光電戰將移植拚勁 把種樹變一門好生意李有田拒當「打工仔」 轉進綠化找回企圖心
撰文 / 鄭淳予
出處 / 今周刊   940期
關聯關鍵字: 種樹綠化封面故事940快樂的第二人生
2014/12/25
  • 光電戰將移植拚勁 把種樹變一門好生意
光電戰將移植拚勁 把種樹變一門好生意
1
深夜,時間已接近十二點,「樹花園」董事長李有田闔上一本厚厚的原文書,疲倦神情才在他臉上停留一秒,他馬上又打開電腦,寫下這天的「植樹筆記」。
」恰好,魏秋瑞前一年在台北市東湖買了一塊約莫五分大的農地,李有田打著如意算盤:「我就蓋農舍,效法陶淵明過耕讀生活,後來才知道,農地要持有兩年後才能蓋,於是我先找人來整那塊荒地。」

這一整,李有田荒蕪乏味的退休生活就與他的農地一樣,開始展現生機。

李有田與幫他整地的三野公司總經理陳鴻楷一見如故,這位來自彰化田尾的「園藝碩士」,有著心胸開闊的性格,帶給鬱悶的李有田不小的刺激。

陳鴻楷回憶:「我那時告訴Nelson(李有田英文名),園藝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行業,與其讓自己(在原本的事業)撐到六十五、七十五歲才退休,不如現在就把種樹當成事業經營。」

這番既發自肺腑也是隨口而說的話,意外打動李有田。那天,李有田回家做了功課,發現園藝公司並非他印象中的手工業,「在國外,知名的園藝公司Davey有八千人的規模,戴爾電腦創辦人也買下一家園藝公司Valley Crest,原來這個行業這麼有前景!」李有田說。於是,他決定成立「樹花園」公司,並且延攬陳鴻楷當總經理。他說:「我搞不好會活到八、九十歲,成立『樹花園』一來有事可做,二來這又是友善環境的事。」

站在「樹花園」的起點,李有田有著不一樣的視野,「這與我過去事業最大的不同,就是沒有打算賺大錢。」「樹花園」成立至今第六年,剛開始收支打平,李有田不諱言:「創業後,才知道老闆的壓力這麼大!」

「樹花園」開張的第一年,李有田大舉簽下一億多元的景觀承包工程,後來才知道,這些由營造廠發包的工程都要等到完全結案才能收到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