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0日 星期四

傷心的老編貼桑樹~

傷心的老編貼桑樹~
葉光芃醫師醫術精湛,為人謙和,但是最近變得跟護樹老娘一樣就是常常拿著大砲在轟,今天的新聞說他轟政府護航污染的廠商心態可議。是很可議啊!
上個月台中市議會幾個議員公然護航正隆紙廠的空氣污染和水質污染,陳本添、張瀞分、羅永珍幾個議員非常賣命的罵環保局說是要讓正隆紙廠停工倒閉是不是?
更不要臉的是星期三的空氣污染聽證會當中,邀請了污染廠商來,其中永豐餘的代表叫政府幫他們買防制污染的設備,意思是說他們不要買,還說如果害他們缺乏競爭力倒閉怎麼辦?
就倒閉啊!永豐餘這種公司就算是污染都沒有競爭力了,讓會虐待外傭的這種大老闆不斷的排放廢水廢氣污染,最後我們還要幫他們買單整治,很多根本就沒有辦法整治了,還敢講這種話,台灣需要消滅的公司真的太多了。
說真的,連污染管控都做不好,心存僥倖的汙染的公司大多數都經營不好,最近看華映的股價剩下0.7毛,看了實在很悲傷,華映污染了霄裡溪,造成許多農田的汙染與傷害,華映有賺到嘛?
不思考如何產業升級和轉型,只想要靠污染和壓榨人工的公司所賺的錢不過如早上的露水,太陽一出來就蒸發掉了。
這陣子老編超級想要找人成立一個粉絲團,專門報導這些議員在議會裡面是在幹什麼,這種公然幫污染廠商關說並且修理環保局的時候是很噁爛,讓更多人知道的話讓他們以後選不上該多好。
2015.12.8~2015.12.9 護樹環境新聞整理:
12/09台中反對新增產業園區記者會 各家新聞彙整
https://goo.gl/P9fasc
公視新聞
全球減碳排名 台灣倒數第十.落後對岸
http://goo.gl/klRjAU

全球減碳排名 台灣倒數第十.落後對岸

晚間新聞
2015-12-09
國際環保團體「德國看守協會」八號在巴黎氣候峰會上,公布2016全球氣候變遷績效指標排名,台灣排名52,雖說比去年進步兩名,但仍列為「非常糟糕」名單,比泰國、大陸及馬來西亞還差。但有專家指出,排名不佳是因為台灣的森林資料沒被登錄,來看公視記者林靜梅、陳慶鍾來自巴黎的報導。

每年都會公布全球氣候變遷績效指標的CCPI的德國看守協會,今年在巴黎氣候峰會也公布了2016年排名,結果台灣排第52名,倒數第十,表現非常差,雖然排名比前一年進步兩名,但仍比排名第47的中國還要差,德國看守協會表示,主要是台灣溫室氣體排放量不斷增加,另外再生能源使用也偏低。

==德國看守協會小組領導人 簡柏克==
(台灣)排放量還是很高
另外 在再生能源方面
有看到在發展 但還不足以抵銷
你們排放量 還有增加的趨勢

儘管台灣今年才通過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也提出具體的自主減量目標,但今年還沒納入評比,不過就算明年納入,也不保證排名上升。

==台大大氣系教授 徐光蓉==
沒有牙齒 有這個法表示說
你這個國家 還蠻關注這個議題
將來就是要看實質的工作
到底有沒有效果

對此,環保署長魏國彥認為,還要仔細檢視評比內容,但他相信未來幾年成績會更好。

==環保署長 魏國彥==
到底短期怎麼做
我認為我們當然稍微慢了一點
不過明年一月開始
就是我們做這件事情的一個
很重大的great leap(大躍進)
會往前跳的

另外聯合國糧農組織並未登錄台灣的森林資料,有專家指出,資料缺漏也導致排名不理想。

記者 林靜梅 陳慶鍾 法國巴黎報導


鄰農地工廠排廢水 桃彰中劃管制區
http://goo.gl/DekiLm

鄰農地工廠排廢水 桃彰中劃管制區

晚間新聞
2015-12-09
農地汙染屢見不鮮,環保署將從最嚴重的桃園、彰化、台中三個縣市劃定一、二級管制區,從源頭管制農地附近的工廠廢水排放。未來最嚴格的一級管制區內不得新設重金屬工廠、汙水排放標準也比現行嚴格20倍,最嚴重將永久撤照。

桃園、台中、彰化三個縣市的農地受汙染嚴重,環保署祭出新規定,在農地周邊劃定保護管制區,未來在最嚴格的一級管制區內將不能新設重金屬工廠,桃園市最快明年一月就會實施,台中、彰化在舉行公聽會後也會跟進。

==台中市環保局水土科科長 江明山==
如果我們排進來灌渠的
重金屬濃度越低
那這些農地就會
保持比較久不受到汙染
有這樣子的一個概念
叫做重金屬總量管制的概念

根據環保署的資料,桃園市管制面積有100萬公頃,彰化縣1190公頃,台中市也有900多公頃,其中彰化縣全部管制區都被列為一級,是三個縣市中最廣的,雖然新政策有助於農民,但台中農田水利會認為,這樣的做法無法治本。

==台中市農田水利會水質股股長 黃俊雄==
把它限制在那邊
我覺得應該找一個專區去做
這些比較高汙染性的產業專區
如果這邊(管制區內)加嚴
其他的業者會跑到
比較寬鬆的地方去

台中農田水利會表示,目前在管制區內只有少數業者違法偷排,相關單位應該要積極偵辦,如果只是消極的劃定專區和加嚴排放標準,可能會讓這些重金屬業者四散到各處,汙染源反而難以管控。

邱植培 彭煥群 台中報導


環資中心
綠色趨勢無法擋 選擇「搖籃到搖籃」的理由
http://goo.gl/PWFvh0

綠色趨勢無法擋 選擇「搖籃到搖籃」的理由

文字大小
 9  1 Share1 
 
 
作者:杜瑞澤(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研究所教授)、黃裕宸(國立高雄大學創意設計與建築學系助理教授)

綠色企業發展的挑戰

企業面臨時代變遷,需要不斷改變經營型態來跟上潮流,以達永續經營,然而改變是需要一段調適期來做調整和準備的。台灣本土企業普遍在經營綠色品牌中表現不盡理想,是由於一個產品從研發設計開始就必須要考慮到整個生命週期,在生產製造過程中,必須嚴格控管運用的環保材料、採用的製程技術,以及遵守相關規範等限制,包括運輸階段要如何減輕產品重量、減少產品體積,達到最高的運送效率,更重要的是在使用時不會造成大量的能源消耗或增加垃圾量,甚至在產品的使用終期最好能易於分解或回收達到再生利用的循環。綠色品牌的經營不只是生產綠色產品單一項目而已,還需要通過國際環保標準認證…等關卡,額外增加了一些考驗和挑戰,造成了各方面成本的提高,這對企業來說也是一種風險。有更多的情況是企業因為對「綠色」的認知模糊,或由於產業特性不相同,而不知如何去執行綠色策略。並非在商品上貼著綠色標籤或者在廣告行銷時告訴消費者:「這是一個綠色產品!」。明顯的這是不夠的,而是必須從整個企業根部做起,包括企業文化、內部管理、研發產品至販賣銷售,由內至外有系統地全面發展[1]

搖籃到搖籃的設計新思維

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的議題掀起了下一波工業革命,正促使我們不得不去重視整個大環境。麥克.布朗嘉(Michael Braungart)認為「設計」是最根本的問題,需要一個「從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簡稱C2C」的設計思維,就是對環境友善的生態設計。猶如德國的太陽能科學園區、丹麥的再生能源島「Samso Island」,其生質能源的提倡與永續設計的「城市自行車」,以及荷蘭的「Zero House」生態園區和加州科學院(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的綠建築。而國內則有如模仿自然的「仿生建築」,其中包括科技與節能著稱的台達電與台積電等高科技綠色工廠,都是綠色科技與建築的應用表現[2]。此等作法和表現對環境的影響及其重要性,展現了「設計」可以不用和自然相互悖逆。
如今「從搖籃到搖籃」的觀念逐漸在國際間成為重要的環保趨勢,我國環保署也積極導入此一觀念於相關重要領域。工業領域由於範圍相當龐大,每一種產業或區域的特性有許多不同之處,而且因為要能達到「從搖籃到搖籃」之理念,相關的影響因素及需要配合的條件非常複雜,並非所有產業或區域均能夠符合,因此需要進一步劃分產業及區域的方式進行分析,篩選出較有可能逐步達到從搖籃到搖籃設計理念的產業或區域,然後針對這些產業或區域來訂定可行的目標、策略與行動計畫,如此才能落實搖籃到搖籃之推動工作[3]

綠色設計的創新策略

由於綠色消費的興起以及綠色產品相關法令的頒布,使得企業在進行環境掃描時(environmental scan),體認到綠色創新的需要及驅動力。綠色創新的驅動力可由圖1來表示。其中,圖形上方的市場拉力是有關消費者是否選購的力量,而圖形左方的技術推力則是相關綠色技術是否臻於成熟,法令規章的部分,如果它扮演了鼓勵、獎勵、補助的角色,則可能是拉力;然而如果它扮演技術導向、標準判定、規範訂定的角色,則也可能是推力。以上所述三者的驅動力都會影響綠色創新,實際上他們之間若能有效地連結在起來,必然能讓綠色創新啟動和發展更為順利。
 
綠色創新的驅動力。圖片來源:請見註[4]
21世紀產業未來的發展已特別強調永續經營與發展之觀念,尤其綠色產品與永續設計已然成為一種趨勢與努力的目標。永續產品設計並非僅將產品的環保特性最佳化,而是更加考量產品所提供的實質意義服務及功能,其中封閉物質的循環觀念是目前的工業系統邁向永續主要挑戰之一。環保的議題從一個較宏觀角度來看,唯有當進行綠色產品設計時考量到產品整個生命週期中所有階段可能造成的環境負面影響,才能真正解決環境與汙染問題。環境考量於綠色產品設計開發是與產品利益具同等重要地位,成功的綠色產品開發不但能夠節省材料與能源,並可減少對環境造成的汙染。此結果不但可使產品具有了創新設計,同時也能有效地減少開銷與浪費,這是一種雙贏的綠色設計策略[5]。綠色產品設計開發確實為環保與企業優良形象開創了新局面,故產品在設計之初的問題分析有其必要訂定明確的環保目標,就所展望的目標擬定近、遠程產品設計開發的永續策略,同時對綠色設計技術、方法、評估與策略等應用要加以探討與掌握[6]

互利共榮的綠色實踐

隨著國民所得與消費水平的提升,多數消費者對於產品的要求,不但要有基本的實用機能外,漸漸地也開始重視外觀的獨特性及美觀,對於企業的品牌與形象也更加注重。企業在推出綠色產品或服務時,應該要標榜產品綠色的特點在哪裡,讓消費者能夠輕易了解與認同,同時需要在產品的研發及行銷上,做出實際的綠色效果,並搭配良好的策略,才能有效提升綠色形象[4]。事實上,以往有許多公司一直不太願意張揚自己的環保措施和綠化上的成效,因為如此一來會導致更多不必要的監督與查核,或讓公司面臨大眾原本不知的環保挑戰。但近年來由於社會要求企業責任與資訊透明化,已有許多企業開始著手出版「企業環境報告書」(Corporate Environmental Report),將企業進行的綠色生產、綠色產品以及在地環境維護等相關作為編列於報告書之中,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夠有系統地溝通與傳達在環境保護各方面的努力和績效,讓所有的利害關係人(包括股東、顧客、上游廠商、環保團體、在地居民…等)均能夠明白,同時這也是企業形塑優良綠色形象的方式之一[7]
通常企業比起一般消費者需要承擔的環境責任來得多,因為企業從生產到銷售的一連串過程中,不僅很難避免以環境為成本創造利潤,更往往是民眾消費習慣與環境態度的養成者[8]。企業的一舉一動都影響著消費者,而消費者的一舉一動也都牽動著企業,在相互影響之下,這樣的環境日漸惡化世代裡,為了企業永續經營,企業的綠色轉型勢在必行!必須從生產設計、製造、銷售到回收拆解,企業不只是要求達到節能減碳而已,更需要做到綠色創新,才能為產品創造價值、讓人與環境永續共生,自然也能贏得消費者與客戶對品牌與企業的認同,更能為企業創造競爭優勢,強化品牌的口碑與企業聲望,帶來更高的價值。
【相關文章】
參考文獻
  1. Me agan Wheeler, Anne Sharp, Magda Nenycz-Thiel, The effect of ‘green’ messages on brand purchase and brand rejection (2013), Australasian Marketing Journal (AMJ), Volume 21, Issue 2, Pages 105-110.
  2. 毛雅慧 (2010)。台灣當代設計關懷之探討-以高科技廠房綠色趨勢為例。
  3. 劉偉麟、吳天基、賴瑩瑩、李宜樺、顏瑞錫、陳慶和、邱英嘉、蔡振球、陳彥全、鄭伉妙、黃筱媚 (2011)。汽車業導入搖籃到搖籃觀念之策略規劃研究,區域與環境資源永續發展研討會,台灣環境資源永續發展協會、國立臺北教育大學,4-105。
  4. 施勵行 (2010)。綠色創新與產品開發,台中市:滄海書局。
  5. 黃裕宸 (2014) 。低碳社會下產品服務化之永續設計開發決策模式,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6. 杜瑞澤 (2002),產品永續設計–綠色設計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亞太圖書出版。
  7. M. Rosario González-Rodríguez, M. Carmen Díaz-Fernández, Biagio Simonetti, The social,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dimensions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 role played by consumers and potential entrepreneurs (20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Volume 24, Issue 5, Pages 836-848.
  8. 朱哲慶 (2008)。以綠色策略提昇企業形象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COP21連線】溫柔而堅定 台灣婦團首次於氣候大會發聲
http://goo.gl/YuWCc0

【COP21連線】溫柔而堅定 台灣婦團首次於氣候大會發聲

文字大小
 57  2 Share2 
 
 
作者:吳郁娟(作家、COP21特約記者)
女性有一股穩重而安靜,溫柔而堅定的力量。12月8日是氣候大會訂定的性別主題日(Gender Day),多場婦女權益與氣候變遷相關的論壇都在該日舉行。台灣婦權相關團體更首次在聯合國氣候峰會中舉辦週邊會議,共同倡議重視婦女在氣候變遷扮演的角色。
攝影:吳郁娟。
台灣婦權團體舉辦邊會。攝影:吳郁娟
這場由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婦權基金會)主辦,邀請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以下簡稱主婦聯盟)、台灣原住民、工業研究院,並邀請數個國外婦權倡議團體,共同舉辦「Women's Innovative in Climate Change with ICTs」周邊會議。
婦權基金會是台灣早期關注婦權運動的團體,而主婦聯盟是國內關注環境保護的先驅之一。隨著極端氣候頻率增遽,兩個團體不約而同將自身關注的議題延伸,嘗試跟氣候變遷連結,匯流成「性別平等與氣候」的論述。
主婦聯盟發表他們過去20多年來從關注台灣的家庭廢棄物到近幾年推廣的綠食育運動。特別是這兩年完成的綠食地圖,列出非基因改造的農園。主婦聯盟祕書長賴曉芬強調,家庭主婦永遠關注任何對孩子、對下一代有益的所有事情,這也是為何主婦聯盟總是對大眾忽視的議題首先發難,例如十多年前便提倡資源回收與垃圾分類。
攝影:吳郁娟。
利馬-台灣原住民青年工作小組代表-洪簡廷卉小姐攝影:吳郁娟。
女性原住民的角色近年在氣候變遷議題越顯突出。利馬-台灣原住民青年工作小組代表-洪簡廷卉小姐,來自卑南族,身著原住民傳統服飾發表短講。她強調,原住民善用大自然資源,然而自然災難頻仍,讓山區原住民成為氣候災難的第一線受害者。氣候變遷是人為,可是原住民族是屬於大自然中的一部分。
近幾年來,聯合國氣候大會愈加重視女性在氣候變遷的角色。在中低度開發國家,傳統上女性被賦予照料家庭與幼童的角色,然而天災發生時,婦女跟孩童卻是最脆弱、最無逃離災區能力的一群。俗話說,為母則強。天災發生時,不論災後道路多崎嶇、天候多惡劣,總可看見每位母親緊緊抱著牽著、抱著孩子的身影,絕不會拋下孩子而逃難。
同場發表的外國講者,世界醫學生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Association)義大利分會的幹部B. Rossi小姐強調,擔任護理師的女性非常多,且在天災發生第一時間,護理人員是第一線抵達現場協助照料傷患的救援人員之一。因此醫學相關科系的學生,特別是女性,更必須增強氣候變遷與疾病、天災的背景知識。
過去,女性是氣候變遷下的受害者,未來,或可成為抗暖化的領導者。

【COP21連線】暖化不超過1.5℃ 全球最大排碳國點頭
http://goo.gl/GbQ02s

【COP21連線】暖化不超過1.5℃ 全球最大排碳國點頭

文字大小
 147  2 Share2 
 
 
本報2015年12月9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氣候協議進入最後談判階段,美國、加拿大、中國和歐盟等全球最大排碳國家,昨(8)日宣布將應全球最脆弱國的需求,以更嚴苛的暖化1.5℃為減碳目標。
Takver(CC BY-SA 2.0)
公民團體在場外舉辦倡議行動,呼籲氣候談判應以1.5℃為目標。圖片來源:Takver(CC BY-SA 2.0)
小島國家認為,溫度高於前工業時代2℃仍會使低地被淹沒,造成人口大規模遷徙,要求巴黎氣候會議應以1℃為目標,幾乎等於目前的暖化程度。
不過在大會最後幾日,1.5℃被視為是相對較具企圖心,且以目前的努力尚有機會達成的目標。
中國表示支持1.5℃目標,並認為富裕國家對於氣候變遷長期不可逆的損害需負起責任。「適應能力有其極限。我們必須想辦法彌補永久性的損失。」代表開發中國家「77國集團」(G77)與中國等132國的發言人表示。中國發言人表示:「我們和其他開發中國家站在同一陣線。」
加拿大過去10年來背負著氣候否定論者形象,但新任環境與氣候變遷部長Catherine McKenna在閉門會議中也表態支持1.5℃目標。歐盟發言人Carole Dieschebourg說,歐盟部長們對1.5℃目標持「開放」態度,而困難點在於資金和差異化,也就是如何讓富裕國家付出多於貧窮國家。
但1.5℃目標也引發部分反對聲浪。印度表示,1.5℃目標有立即的公平性問題,因為限制了開發中國家的發展空間。印度談判領袖Ashok Lavasa說:「討論減碳目標就是討論碳預算。我們必須先確定可發展的空間,那些贊成2℃以下目標的國家應在不犧牲開發中國家需求的前提下努力。」
同時,遊說團體也認為1.5℃目標太不切實際。目前185國的自主減碳承諾加總甚至無法達成控制暖化2℃以內。
地球之友美國分會主任Erich Pica批評,富裕國家之所以支持小島國家的1.5℃目標,是為了排擠較大的開發中國家。「美國和歐盟國家採納1.5℃目標,但對於如何公平正義地達成1.5℃目標卻相當含糊。」Pica說。

自由時報
三峽樹穴改善灌水泥 環團憂害死樹
http://goo.gl/oPQL3p

〈台北都會〉三峽樹穴改善灌水泥 環團憂害死樹

2015-12-09
〔記者張安蕎、陳韋宗、黃立翔/新北報導〕交通部公路總局在三峽中正路進行樹穴改善工程,卻將水泥灌入其中、鋪上磚塊,樹根上還蓋滿細沙,「台灣護樹團體聯盟」在臉書上披露照片,質疑樹穴被封死,將造成樹木死亡,引發網友群起痛罵,批政府「只是消耗預算,找名目花錢」。
  • 其中一棵樹整個被鋸斷,只留下空蕩的樹穴。 (記者張安蕎攝)
    其中一棵樹整個被鋸斷,只留下空蕩的樹穴。 (記者張安蕎攝)
  • 交通部公路總局在三峽中正路進行樹穴改善工程,引發爭議,「台灣護樹團體聯盟」質疑樹穴被封死。(記者張安蕎攝)
    交通部公路總局在三峽中正路進行樹穴改善工程,引發爭議,「台灣護樹團體聯盟」質疑樹穴被封死。(記者張安蕎攝)

公路總局︰鋪植草磚 新試辦工法

公路總局中和工務段長江堅銘澄清,原本的樹穴都是混凝土,才進行改善工程,將「植草磚」鋪在樹穴上,有透空、透水性功能,蓋上細沙則是方便雨水滲入土裡,這是包商新試辦的工法,在公路上不常見,沒想到造成誤會。
該工程位於三峽中正路二段,短短六百公尺內,共有十二棵樟樹樹穴被鋪上磚塊,有一部分則被水泥封死,樹根處還被蓋滿細沙,其中一棵樹整個被鋸斷,只留下空蕩的樹穴,另一棵樹枝全被修光,剩下發黑的樹幹,明顯已死亡。
至於有部分樹穴被水泥封死,江堅銘說,這是施工失誤,因樹穴靠近邊溝,塞不下植草磚,才不得已回填水泥,且每棵樹都有間距一平方公尺的生長空間;空蕩的樹穴是原本的樹死了才移開,另一棵發黑的樹幹,則是蘇迪勒颱風時被劈斷的。
「若是先進國家不可能這樣做!」綠色陣線協會常務理事林長茂指出,水泥是強鹼,會殺死樹木根系用來吸收水分的根毛,就像人的腸子被破壞後無法吸收營養,也會影響樹木光合作用後將合成的葡萄糖輸送至樹幹、樹根,最後木質部軟化,樹木生長停滯,就會開始衰敗甚至死亡。

環團︰應打造大面積帶狀樹穴

林長茂說,學習日本、新加坡打造大面積的帶狀樹穴,給樹木足夠的生長空間,才是正確的方法。這些植草磚要用水泥固定,等到樟樹根部長大,會將植草磚掀起來,路人或機車經過,很容易踩到不穩固的植草磚摔倒受傷。
農業局綠美化環境景觀處長鍾覺非則說,水泥封蓋樹穴不妥,但據了解,該工程是要將已遭水泥封住的樹穴「打開」,並非回填;而該道路位於省道,非市管道路,不適用新北市樹木保護自治條例,難以開罰。

氣候變遷指標倒數第十 環保署:明年會進步
http://goo.gl/PNyTkl

氣候變遷指標倒數第十 環保署:明年會進步

2015-12-09  16:14
〔記者湯佳玲/台北報導〕看守德國(Germanwatch)與歐洲氣候變遷行動聯盟(CAN-Europe)公布「氣候變遷表現指標」,台灣排名52名,在全世界58國評比中倒數第10名。環保署今天召開記者會回應,認為我國退出聯合國後,台灣相關資料無法被公平取得,希望國際能多與台灣政府機構聯絡,以期評比更正確。
  • 台灣「氣候變遷表現指標」排名倒數,環保署喊冤。(記者湯佳玲攝)
    台灣「氣候變遷表現指標」排名倒數,環保署喊冤。(記者湯佳玲攝)
主辦單位認為,沒有國家值得前3名,所以排名順延3位(最後一名為61)。今年成績最好的前三名是丹麥、英國與瑞典,表現最差的三名是沙烏地阿拉伯、澳洲與哈薩克,名單與去年差不多,顯示過去一年各國表現差異不大。
環保署主秘謝燕儒表示,我國今年整體得分為45.45分,較前一年45.03分增加0.42分,但如果跟與我背景接近的亞洲比較,如日本(排名58)、韓國(57)及新加坡(55),台灣比他們還好,不過還是有待努力。
謝燕儒表示,看守德國用的雖然是國際能源總署(IEA)資料,但我國在聯合國失去代表權後,相關數據與資料無法被公平取得,希望國際組織能多與台灣政府機構洽詢。專家調查方面,希望該組織能公開專家學者訪談名單以及評比方式供檢視,讓評比更具公信力。
他還說,台灣今年通過溫管法、發佈國家自主減量貢獻,但是該份評比是依據去年的結果,因此今年的努力未被放入,相信明年會更進步。

回顧歷年環境運動 《未竟之路》展望城市轉變
http://goo.gl/ipwWOu

回顧歷年環境運動 《未竟之路》展望城市轉變

2015-12-08
〔記者黃佳琳/高雄報導〕日治時期起,高雄轉型成現代重工業港埠城市,高污染產業林立,雖然推動了經濟成長,卻也犧牲了居民健康和自然環境。高雄歷史博物館即日起舉辦特展《未竟之路──高雄環境運動啟示錄》,帶領民眾一起回顧高雄的環境運動,並展望未來城市的發展、轉變。
  • 特展《未竟之路──高雄環境運動啟示錄》,帶領觀眾展望城市轉變。(記者黃佳琳攝)
    特展《未竟之路──高雄環境運動啟示錄》,帶領觀眾展望城市轉變。(記者黃佳琳攝)
高史館表示,從1980年代反石化抗爭、1990年代南方綠色革命開始,高雄這座城市一直面臨經濟發展與環境污染的拉扯,高雄的環境運動,更像一條未竟之路,尚未完成,也還看不到盡頭。
中油高雄廠今年底即將遷廠,去年八一氣爆事件發生,更讓高雄人再度意識到高雄的工業體質,讓整座城市處處布滿環境危機,引發各界對於石化工業的反省及環境知情權的討論。
站在歷史的交界點,高史館首次舉辦與環境議題有關的展覽,並結合財團法人後勁社會福利基金會、美濃愛鄉協進會、地球公民基金會、金煙囪文化協進會等單位,透過歷年來蒐集到的環境運動物件與過程記錄,再現事件場景,讓參觀者成為參與者,感受在污染環境中的生活模樣。
《未竟之路──高雄環境運動啟示錄》回顧高雄歷年的環境運動,希望讓民眾從環境運動的歷程中得到啟示,並省思經濟發展與環境運動之間的權衡關係,看見高雄人為了保護環境的拚搏與付出,並思考這座城市的未來發展,會是什麼模樣。展覽展至明年6月12日,詳見http://khm.gov.tw
聯合報
沒水沒空氣 柏油封死整排路樹
http://goo.gl/evAEuv

沒水沒空氣 柏油封死整排路樹

2015-12-09 07:22 聯合報 記者黃寅/台中報導

  • 台中市英才路剛舖完柏油,卻被發現連樹根也一併封住,這樣的舖路法被批「太扯」。 照片/讀者提供

    分享
    台中市長林佳龍倡導護樹,但民眾近日卻發現市府單位在台中市英才路重舖柏油路面時,卻連路樹的樹根一併封住,樹木恐無法喘氣;台灣生態學會理事長楊國禎說,如此一來樹木的氧氣、水份和養分都沒了,「台中竟會發生這樣的事!」直批施工單位太不用心。
    經追查,這是市府水利局進行用戶接管後,馬路復原卻因包商疏忽,把樹穴都用柏油封住,而主管路樹的建設局也未查。水利局副局長馬名謙坦承錯誤,將立即會勘,通知包商改善,把樹穴重新露出。
    陳姓男子爆料說,自己公司就在英才路草悟道附近,之前看到挖路,最近重舖柏油,道路雖平整多了,但舖路後卻連整排路樹的樹根全封住;他即便對種樹外行,但也覺奇怪,「這樣樹還能活嗎?」
    他把照片PO上臉書,引起許多人憤慨,質疑「這樣樹怎麼能繼續生長呢?樹根和土壤也是需要呼吸的」、「相關單位不用心的結果,很糟糕!」網友忍不住質疑,台中口口聲聲要護樹,難道是「玩假的」?
    楊國禎理事長指出,樹的根部若被封柏油封住,樹根吸不到氧、水分也下不去,落葉無法腐壞滋養樹,對樹是一大傷害,就像農作需要鬆土一樣,樹也藉由根部吸收氧和水份,他擔心路樹在生長條件這樣差情形下,恐會因而死亡。

    NOWnews新聞
    空汙/台灣空汙管控鬆散 環保團體批政府心態可議
    http://goo.gl/Xy2U81

    空汙/台灣空汙管控鬆散 環保團體批政府心態可議

    • 雲林縣環保局26日表示,近來空氣品質紫爆,細懸浮微 粒PM2.5濃度飆高,原因之一是氣流下沉、擴散不易, 汙染源來自本島。圖為斗六地區天空灰濛濛。 中央社記者葉子綱攝 104年11月26日

      雲林縣環保局26日表示,近來空氣品質紫爆,細懸浮微 粒PM2.5濃度飆高,原因之一是氣流下沉、擴散不易, 汙染源來自本島。圖為斗六地區天空灰濛濛。 中央社記者葉子綱攝 104年11月26日

    近期,台灣中南部地區空氣汙染多次達「紫爆」等級,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超過71微克/立方公尺,天空不時呈現灰濛濛的顏色,讓各界開始關注台灣空氣汙染的問題,不少環保團體走上街頭抗爭,認為台灣現有管控制度鬆散,根本是自欺欺人,而中央與地方政府互踢皮球,心態可議,照這樣下去,民眾不知何時才能呼吸到新鮮空氣。
    「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發起人、彰化基督教醫院葉光芃醫師指出,政府雖然有制訂《空污法》或是管制標準,卻沒有具體的履行計畫,四年來成效不彰;再者,明明知道汙染源頭卻又否定源頭,台中火力發電廠是燃煤電廠,與台塑六輕工業區都是台灣空汙主源,但是環保署卻說燃煤電廠產生的汙染有限,根本是自欺欺人的講法。
    另外,葉光芃表示,世界衛生組織(WHO)對於PM10(空氣中粒狀污染物)建議的年均值為20微克/立方公尺,而台灣年均值標準卻是65微克/立方公尺,顯現政府制訂的標準太過寬鬆,日本PM10年均值50已經是1975年的事情,從此年之後逐漸下降,到了2012年已降至19,達到WHO建議的標準,而台灣卻逐漸攀升,2014年PM10年均值52,等於台灣現在呼吸的是日本40年前的空氣。
    葉光芃醫師建議,政府應該要訂出適當、嚴苛的標準,努力去實行,禁止工業區燃燒石油焦與煤炭,以再生能源或是綠能代替,打造一個「無煤家園」,並且加強交通空汙的追蹤與監控,因為全台只有6座交通監測站,還沒列入PM2.5法規管控,呼籲政府應多設交通監測站,不要只想美化數據。
    對於台灣近幾日的空氣品質,不少民眾也很有感,有網友就將臉書頭貼改成戴口罩或防毒面具的圖示,有人則直言環保署明明知道汙染源頭,就是故意不去抓工廠,只會管制汽機車廢氣排放量,根本是「抓小放大」;也有人說「這應該是從大陸來的空氣」、「台中空氣品質真的很差,相關單位卻視而不見,也無處可以反映」、「開發和環保是可以取得平衡的,只是沒有人有心去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