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Shares 464
今年3月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將除草劑「嘉磷塞」(Glyphosate,台灣產品名「年年春」)的致癌風險,從「可能致癌(Group 2B)」提高到「很可能致癌(Group 2A)」表示已有部分研究指出嘉磷塞對人體的致癌影響,但是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日前重新評估相關研究後,卻做出完全相反結論,認為嘉磷塞不太可能為致癌物質,同時還將嘉磷塞的每日容許攝取量(ADI)從每天每公斤體重0.3毫克調整為0.5毫克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吳焜裕表示,國際間不同組織對同一農藥認定產生歧見是很常有的事,如今EFSA做出的結論和IARC相反,國際間勢必引發爭論,IARC很可能在一定時間內重啟評估。

國際癌症中心:嘉磷塞導致罹癌風險增加

嘉磷塞又稱年年春,其對任何植物都有撲滅效果,價格又便宜,每公升約100元上下,因而成為全球使用最多的非選擇性除草劑之一,台灣也不例外,根據中華民國雜草學會資料統計,2013年嘉磷塞在台年銷售量多達3643公噸,位居非選擇性除草劑的龍頭。
不過由於「非選擇性」意味著噴到農作物上會產生藥害,因此嘉磷塞在台灣大多應用在休耕田或田間雜草。
嘉磷塞原被IARC歸類為「可能致癌」一類,代表已有國際研究顯示嘉磷塞會導致動物致癌,隨著有研究指出,長期因職業關係接觸嘉磷塞的相關人員,其罹患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的風險會增加,更有可能造成基因突變、基因傷害的疑慮,IARC於是在今年3月將嘉磷塞提升至「很可能致癌」一類。

歐盟:過去研究忽略哺乳動物本身背景值

那為何EFSA和IARC會做出相反結論?根據EFSA在11月12日發布的全文報告指出,雖有部分實驗認為嘉磷塞會導致大鼠罹患惡性淋巴瘤,但這些研究忽略了哺乳動物本身背景值就很高。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吳焜裕解釋,所謂「背景值」是指動物在完全未暴露到嘉磷塞的情況下,已有高比例罹患惡性淋巴瘤,再加上EFSA認為部分動物實驗給予的劑量每日每公斤體重高達1460毫克,施予的劑量過高,難以證明嘉磷塞和淋巴癌之間的關係。
EFSA認為,根據現階段研究證據嘉磷塞不具基因毒性,也沒有引發癌症的風險,不過吳焜裕指出,EFSA此次僅審視「純嘉磷塞」的風險評估,嘉磷塞和其他農藥製成的混合液有沒有基因毒性的可能,歐盟同儕專家認為需要進一步釐清。

歐盟放寬每日食物攝取嘉磷塞的容許量

根據國際間新一波動物研究,此次EFSA調整每人每日透過食物攝取嘉磷塞的容許量,從原本每日每公斤體重0.3毫克調整為0.5毫克,不過同時EFSA將每日可接受操作暴露量(AOEL)從每日每公斤體重0.2毫克調整為0.1毫克,「EFSA修正這個值,是為了回應 IARC報告中提到的南美洲農民施用嘉磷塞後體液及尿液的殘。」前藥毒所殘毒管制組組長翁愫慎說。
面對EFSA提出的嘉磷塞致癌認定與IARC不一致,翁愫慎認為,整體上其實對台灣影響不大,畢竟台灣沒有種植基改作物,相較允許種抗嘉磷塞的基改棉花、基改黃豆等國家,其作物恐有殘留嘉磷塞的疑慮外,台灣大多用來除草,並不需要擔心作物殘留的問題。
翁愫慎特別提到,EFSA除了調整ADI值外,還訂出「急性參考劑量(ARfD)」每日每公斤體重0.5毫克,這個數值代表短時間(一餐或一天內)食品中攝取嘉磷塞達一定劑量,恐引起人體不適,有了這個值,對於嘉磷塞作物的容許量和風險評估上會多一層約束。
吳焜裕則說,國際間不同組織對同一農藥認定產生歧見是很常有的事,如今EFSA做出的結論和IARC相反,國際間勢必引發爭論,IARC很有可能會在一定時間內重啟評估。
今年3月IARC發布嘉磷塞很可能致癌的研究報告後,包含巴西、荷蘭都曾傳出禁用嘉磷塞的聲音,其中斯里蘭卡總統更直接宣布禁用,對此,吳焜裕表示,若有國家確實因為IARC的評估做出禁用的決定,未來允許使用嘉磷塞的國家,像歐盟,其輸出農產品若遭到禁用嘉磷塞國家的管制,歐盟便有可能會向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仲裁,屆時IARC可能就要重啟評估。
至於我國進口食品的嘉磷塞殘留量是否會隨之修正?日前食藥署食品組組長潘志寬針對IRAC罹癌風險報告,接受採訪表示,農委會若沒有進一步的決定,食藥署去做農藥殘留的風險評估就不會有太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