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1日 星期五

關心,從了解開始...(三十七) 風箱樹

關心,由了解開始...(三十七)

風箱樹
風箱樹早期在台灣北部、東北部低海拔平原及河岸兩側常見群狀分布,通常也在田埂、溝渠或溪流土堤邊栽培成列,根系可以長到水底,穩定堤岸,防止崩塌和侵蝕,兼具防風林和護堤的作用。同時風箱樹也是許多昆蟲的食草和蜜源,也庇護溝渠裡魚和兩生類動物。

風箱樹因為果實、葉子、氣味和芭樂非常相像,故又有人稱為「水芭樂」;在每年的端午節前後會開滿整樹白色的花,頭狀花序,噶瑪蘭人稱「珠仔花」,會散發出一股特殊的清香,開花時,常會吸引金龜子和蛾類前來覓食,花授粉後後轉呈淺咖啡色,球狀果實,授粉成功後果囊突出如小釋迦。

近年來隨著水利灌溉設施的水泥化,風箱樹的野外族群快速消失,再加上它本身並不產種子,已成為瀕臨滅絕、極待保護的樹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