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1日 星期三

漂浪島嶼:台灣是仇樹之國

松菸10年來,我們已經失去了894棵樹,
這個數字,一直都記載游藝的心中。

當了30幾年的老里長的李財久一提起被『移植』的老樟樹就哭,
那棵樹曾經是台北城裡最大的一棵,
官方說這樣連根拔起移植不會死,
這樣的說法跟現在被遠雄『移植』的55棵行道樹沒兩樣。

我們不斷的問著,
不斷的問著,
不斷的問著....

為什麼今天的台灣為什麼會是這樣的仇樹之國?
要怎麼做才能夠變成是愛樹之國?

請持續關心 松菸護樹

漂浪島嶼:台灣是仇樹之國

圖一、松菸原本是座森林。

字級:

 
 
大雨下著,潘翰疆等一群護樹志工還在松菸大巨蛋外,堅守著光復南路與忠孝東路上的路樹,只因為反對遠雄財團胡亂移樹,甚至台北市府違反移樹作業準則,在不當的時間,同意開發商移樹。

護樹行動長達一個月,許多志工爬上樹抱樹來護樹,許多市民總以為不就那幾棵樹,爭成這樣子,但是從不知,故事的起頭,一切從松菸是座森林開始。

松菸是座森林,從建廠到荒廢,原本生長在園區的大樹,大大小小有一千五百多棵樹木,區內不只樹種繁多,甚至八十多年的生長,已經成為一座自然森林,從樹冠層到底層,形成絕佳的生態樣貌,提供多樣性生物棲息,也扮演都市綠肺功能,護樹團體一直希望催生古蹟與森林共存的松菸森林公園。

但是大巨蛋體育園區與文化園區的BOT計畫,毀掉這一座台北最後的城市森林。2006年,大巨蛋BOT案簽約後,2007年由台北市府開始清理土地,許多樹木被當成雜木,直接怪手推倒拔除,在環境團體與地方居民抗議下,才將三百多棵老樹,指定為保護標的,移植到寶樹國中預定地的樹木銀行。

但是移植後的樹木,存活率不到一半,護樹團體數度前往紀錄查看,發現樹木銀行簡直是變成樹木墳場,以移樹來掩護工程開發,移完的樹終究死亡,無人聞問。2009年,市府計畫移植園區內,樹齡近百年的老樟樹,根據當地居民表示,老樟樹很久就在,日本人建廠也沒移動它,但是現今面臨移植命運。當時,溫炳原、游藝等多位護樹人士連夜爬上樹,展開台灣抱樹的護樹行動,在僵持三日之後,最後在市府保證下,進行移樹。

但是,政府保證形同虛言,移植的老樟樹,移植後不發芽,台北市府知道事態嚴重,找樹醫救治,依然救不活老樟樹,一棵號稱台北城裡最大的樟樹,就死在政府手裡。

後來,園區樹木持續移植,在護樹團體不斷抗議中,接連發生移植後死亡的情事。政府搞死一堆樹,現近換成遠雄為道路,又要來移植行道樹,所有舊日悲傷湧現,才會讓護樹志工,捨命般保護樹木,為的不只是樹木,更是城市尊重樹木的態度。

松菸護樹行動,前後已經近十年,但是全台樹木有危,不只是松菸一地,全台各縣市處處工程開發,一個都市都更案,可以砍除、移植一整區,一條道路開發案,可以砍除、移植一整排。在中部地區開發劇烈,砍樹成瘋,甚至有愛樹人張小姐,自掏腰包組成護樹聯盟,到處搶救樹木,保護棲地,時時在怪手前救樹。

根據台北市一地統計,近十年移植樹木高達一萬五千棵,這不包含不移植直接砍除的樹木,台中以經貿園區開發案一地,就移植、砍除2000多棵樹木,還不包括全市統計,若加上台灣各縣市總計,十年來移植、砍除樹木,恐怕已經超過十萬棵,數量甚為驚人。

曾經到山區部落,探訪山林盜木,部落族人嘲諷,都說山上愛砍樹,其實山下才砍最多,而且都是政府自己砍,都市人才是不愛樹。族人的嘲諷說得沒錯,當我們不斷呼籲保護山林樹木,卻是漠視城市裡身邊的大樹,一一消失在我們眼前。

城市愛砍樹、移樹,總是被忽視,因為在思維上,覺得不是自然山林,人工栽種上去,移植砍除後,再復種上去就好。但是始終忽略在生態上,城市的樹木,其實扮演著生態跳島的功能,當城市成為自然山林的區隔,如何讓城市森林、綠地,成為生物棲息或過渡的跳島,才能建立生態系統的連結,維繫生物的多樣生存。

這也是最近興起的綠建築觀念,在過度強調節能的觀念上,忽略一個綠色建築在生態上提供的功能,應該有更多的樹林、綠地,以及水源、濕地,讓更多的生物能夠棲息。在松菸BOT案審查時,有學者提出松菸大巨蛋提出的綠建築,應該提供更多生態功能,但是政府、開發商聽不太下去,只計較要移幾棵樹,案子快點審過。

在生態之外,城市樹木最重要是提供景觀功能,以日本為例,秋天賣楓葉,春天賣櫻花,用著樹景打造國際旅遊經濟。但是看看那些以樹聞名的風景名勝,區域內的樹木,那一棵不是上看百年,甚至超過千年,因為留下樹、保護樹,樹木當然成為重要地景。

曾經在京都內,看見道路旁,小徑上有許多大樹,好奇開發怎麼沒砍除,詢問之後才知道,老樹是舊町的入町樹,或是什麼活動的紀念樹,居民從小看到大,早成記憶一部份,環境再如何變遷,也沒人會去砍記憶中的老樹。所以,一代一代留,一代一代守,一看老樹掛牌,樹齡五百、八百年,就讓人覺得汗顏。

砍樹成瘋,為了太多都市開發,滿足財團的利益,台灣如同一個仇樹之國,一群群砍,一棵棵移,前面救下一棵,後面倒了一片,救樹永遠不及砍樹。

當一群護樹志工義勇上樹,他們的行動不只是為了救一棵樹,而是為了喚醒城市愛樹的態度,也唯有全民站出來,表達希望擁有綠樹成林的自然之城,城裡的大樹,才可能成為永世的記憶,陪著無數的後世子孫,一同安樂的成長。


【編按】
最即時的新聞、最銳利的評論,都在《蘋果日報》即時新聞。《蘋果日報》即時新聞開闢名家專欄,每週刊出日期如下:
星期一:黃國昌、王丹
星期二:南方朔、楊照
星期三:漂浪島嶼、賴士葆
星期四:膝關節、楊志良
星期五:林飛帆、平路
星期六:羅文嘉、柯一正
星期日:劉寶傑
圖二、2009年松菸守護老樟樹
圖三、日本老樹地景的旅遊經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