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我已漸年老~談中興新村的未來可能
圖片提供:Steve Wang
再過5年,台灣將步入日本的後塵,邁向高齡化的社會。
戰後嬰兒潮(1945-1964年)改變了整個世界,許多產業的崛起跟這個年紀的人有絕對性的關係。
包括他們童年時奶粉和尿布和童裝以及玩具的產業是最賺錢的時候,他們少年時穿起了牛仔褲,開始吃起了麥當勞等速食,青年期結婚帶動的相關產業,住房產業....
5年之後(2018),超過65歲的人口就要邁入超過14%,2025年將要超過20%,也就是說每5個人當中就有1個是老人家。
而問題是這一代的人生養的小孩也很少,很多都是生一個兩個,甚至未婚的也很多,而台灣的勞保退休金制度並沒有辦法給廣大的勞工一個基本的保障,而退休問題將是嚴重的社會問題。
很遺憾的是我們的政府在面對老年化社會,並沒有提出具體的措施和方案,而對於經濟發展的模式也一直停留在炒地皮式的土地開發,不斷的徵收掉農地,美好的地,然後變成是工業園區。
中興新村也在政府的這個思維當中變成了“高等研究園區”,馬英九政府在這裡大花特花55億元。其實老實說,這裡根本不適合作研究園區,連政府單位都不想來了,只能說馬政府在施政的時候異常的欠缺想像力,規劃能力,和統整問題的能力。
在台灣可以說很少有地方可以找到比中興新村還要宜人所居的地方了,這要歸功於當年省府時期對環境的重視,栽下了許多樟樹,白千層,菩提等行道樹,讓馬路看起來處處綠蔭,而從前的官舍,家家戶戶都栽植了美麗的植栽,讓中興新村的靈秀風韻之氣教人流連忘返。
有一部分被劃為文化古蹟的老房子也成了政府很頭痛的資產,留下來就是任其荒廢,毀掉重建一定被罵死,整修的話要編一大筆預算,修好了之後要怎麼辦也不知道。現在官員們打得主意就是任賊鼠來敗壞,等到破窗效應產生,就比照華光社區的來個大開發吧。
中興新村從來都不是問題,問題在於政府官員的腦袋瓜,在於政策上面的短視近利。
中興新村現在面臨的也是人口凋零的窘境,而觀光的經濟跟其他觀光景點一樣就是假日時有人潮,平時則是看不到人。
我們想像著這裡開放給養老業者和相關產業的業者去不更動原有風貌的情況底下修繕房屋,讓中興新村成為老人頤養天年之所,在這樣的環境當中養老,是不是也是個好主意呢?
請您一起來替中興新村的出路想想辦法,不要讓這個台灣第一村淪落到政府勾結建商的手裡,把這裡的風貌毀掉了!
— 與Sheena Chang 和 Stephen Liau圖片提供:Steve Wang
再過5年,台灣將步入日本的後塵,邁向高齡化的社會。
戰後嬰兒潮(1945-1964年)改變了整個世界,許多產業的崛起跟這個年紀的人有絕對性的關係。
包括他們童年時奶粉和尿布和童裝以及玩具的產業是最賺錢的時候,他們少年時穿起了牛仔褲,開始吃起了麥當勞等速食,青年期結婚帶動的相關產業,住房產業....
5年之後(2018),超過65歲的人口就要邁入超過14%,2025年將要超過20%,也就是說每5個人當中就有1個是老人家。
而問題是這一代的人生養的小孩也很少,很多都是生一個兩個,甚至未婚的也很多,而台灣的勞保退休金制度並沒有辦法給廣大的勞工一個基本的保障,而退休問題將是嚴重的社會問題。
很遺憾的是我們的政府在面對老年化社會,並沒有提出具體的措施和方案,而對於經濟發展的模式也一直停留在炒地皮式的土地開發,不斷的徵收掉農地,美好的地,然後變成是工業園區。
中興新村也在政府的這個思維當中變成了“高等研究園區”,馬英九政府在這裡大花特花55億元。其實老實說,這裡根本不適合作研究園區,連政府單位都不想來了,只能說馬政府在施政的時候異常的欠缺想像力,規劃能力,和統整問題的能力。
在台灣可以說很少有地方可以找到比中興新村還要宜人所居的地方了,這要歸功於當年省府時期對環境的重視,栽下了許多樟樹,白千層,菩提等行道樹,讓馬路看起來處處綠蔭,而從前的官舍,家家戶戶都栽植了美麗的植栽,讓中興新村的靈秀風韻之氣教人流連忘返。
有一部分被劃為文化古蹟的老房子也成了政府很頭痛的資產,留下來就是任其荒廢,毀掉重建一定被罵死,整修的話要編一大筆預算,修好了之後要怎麼辦也不知道。現在官員們打得主意就是任賊鼠來敗壞,等到破窗效應產生,就比照華光社區的來個大開發吧。
中興新村從來都不是問題,問題在於政府官員的腦袋瓜,在於政策上面的短視近利。
中興新村現在面臨的也是人口凋零的窘境,而觀光的經濟跟其他觀光景點一樣就是假日時有人潮,平時則是看不到人。
我們想像著這裡開放給養老業者和相關產業的業者去不更動原有風貌的情況底下修繕房屋,讓中興新村成為老人頤養天年之所,在這樣的環境當中養老,是不是也是個好主意呢?
請您一起來替中興新村的出路想想辦法,不要讓這個台灣第一村淪落到政府勾結建商的手裡,把這裡的風貌毀掉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