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3日 星期一

護樹團體批不見城市美學

護樹團體批不見城市美學

〔記者俞泊霖、黃鐘山/台中報導〕水利局近日在霧峰區進行「乾溪河川環境營造計畫」工程,不過護樹團體發現,施工單位為營造空間闢建單車道,利用緊鄰河岸的綠地搭建平台,遇到植栽就留一處窄小植穴,猶如把植栽種在花瓶內,像被下緊箍咒一般,令人痛心,也看不到城市美學景觀。

「乾溪河川環境營造計畫」是水利局重要年度計畫,利用車道旁緊鄰堤防的植栽綠地,架高平台規畫自行車道,平台遇到植栽、電線桿,就開缺口。民眾批評猶如把樹種在花瓶內,護樹團體更抨擊「做工程沒花腦筋」。

台灣護樹團體聯盟發起人張美惠說,雖然工程單位開缺口留植穴,但樹還會長大,成長空間會受限,且單車道鋪面可能還是不透水層,為何工程遇到與樹木的生長環境衝突時,被犧牲的往往是樹木,日後若單車騎士撞到繁茂的樹枝,恐怕又要大肆修剪。

水利局指有預留生長空間

水利局副局長馬名謙說,工程進行前早已有植栽,為避免植栽移植死亡,所以採取架高方式闢建單車道,並預留樹木足夠生長空間的植穴,而植穴大小也要兼顧騎士通行的安全,若有植穴大小不足質疑,會再與規畫設計單位研議是否可以加大。

台灣生態學會理事長楊國禎說,樹木能原地保留、施工單位採高架方式施工,算是有進步,但部分植穴太小,應採弧形或凹字型空間,避免樹木被勒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