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日 星期二

【中科大肚山擴廠環評與汙染的問題】

【中科大肚山擴廠環評與汙染的問題】
文╱台灣生態學會秘書長 蔡智豪
§ 以擴廠的名義規避政策環評,環評結論亦超過汙染核定量⋯⋯
繼續閱讀


【中科大肚山擴廠環評與汙染的問題】
文╱台灣生態學會秘書長 蔡智豪
§ 以擴廠的名義規避政策環評,環評結論亦超過汙染核定量
由於中科四期彰化二林園區,目前閒置628公頃已開發的土地未使用,因此為避免已開發的土地未使用,浪費投入的資源,故新設科學園區須進行政策環評。但台積電卻不願將新廠設在彰化二林,故開發單位中科管理局以中科「擴廠」的名義來規避新設科學工業園區的政策環評,藉此讓台積電新廠能設在大肚山53公頃廢棄的彈藥庫營區內。
由於名義是「擴廠」,故環評大會時,中科管理局不斷強調擴廠的用電、用水、汙染等,不會超過2004年中科一、二期(大肚山園區)通過的環評核定總量。
但沒有想到此案的環評結論,台積電新廠「用電量、一般事業廢棄物、有害事業廢棄物」不僅超過了2004年環評核定總量,更額外核予超高的用電量及污染量。
在用電方面,中科一、二期(大肚山園區)的環評核定量為1020.11MW(百萬瓦),目前已用掉820MW,剩下200.11MW,但台積電新廠卻需要600MW的用電。台積電新廠營運1~5年用電間接造成CO2排放每年4,488,399噸;目前台中火力發電廠CO2排放量為39,700,000噸/年。若以CO2計算,台積電新廠的用電量佔台中火力發電廠11.31%的發電量,此開發案等同於增加台中火力發電廠11.31%的發電空汙!
在有害事業廢棄物方面,中科一、二期(大肚山園區)的環評核定量為89噸/日,目前已產生87.98噸/日,汙染配額只剩下2.94噸/日,但台積電新廠每日卻要產生51.8噸,此開發案等同於爆增整個中科大肚山園區58.9%的汙染量。
在健康風險評估方面,此開發案環評刻意不用半徑10公里內既有汙染的總量作為健康風險評估的基準,汙染源如火葬場、垃圾焚化爐、台中工業區、中龍鋼鐵廠、台中火力發電廠…,中科管理局僅以新增的汙染量來進行健康風險評估,且許多致癌的原物料亦缺漏未登錄,而影響致癌風險的計算結果。
甚至在2月6日最後一次環評大會時,台積電煙道P304的GC/MS圖譜中,許多標準品對照的檢測結果是致癌物,但在環評書居然寫成非致癌物。環評書涉嫌造假,環保團體代表於環評會中,要求釐清問題,但卻遭主席魏國彥(環保署長)派警察清場,最後此環評在環評委員的密室討論後,宣告通過。
§ 中科實際的汙染是大黑箱,附近居民體內重金屬含量高
天下雜誌三月份的568期揭露了台積電委託的環保公司「欣瀛科技、清淨國際」,將其有害事業廢棄物違法傾倒在河川、農田,被查獲涉嫌棄置污泥地點,遍及全台,從新北、桃園、新竹、苗栗、台中、南投、彰化、雲林、嘉義、台南、高雄與屏東等十二縣市。
這些科技大廠無法處理自己產生的有害事業事業廢棄物,這些汙染已造成人們健康的傷害!但更嚴重的是,現行的環境法規未要求科學園區工廠的煙道,進行重金屬及VOC(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監測,以致科學園區的汙染成為大黑箱。
以中科大肚山園區為例,第一期於2003年通過環評、第二期在2004通過環評,營運迄今已超過10年,由於實際的汙染量不明,且政府也沒有定期為附近居民進行健康影響的調查,以致此擴廠案的環評,無法有效評估汙染對居民所產生的衝擊!
查詢中科大肚山園區的相關研究,僅一篇文獻提及附近居民體內的重金屬含量。這是中國醫藥大學環境醫學研究所劉祖恩所做的研究,他於2005、2007年收集中科附近居民的尿液樣本,並以新社鄉居民作為對照組。研究結果發現中科附近居民尿液中,共有7種重金屬「砷、鉻、銅、汞、鎳、硒、鋅」,2007年的樣本顯著高於2005年。他再將中科附近居民分為北區、南區,並與新社鄉的對照組相比,發現砷的風險值,中科北區是對照組的3.4倍,南區是2.6倍。
這是中科營運3年後的研究資料,現在附近居民體內的重金屬含量應更為嚴重,但此問題卻未見中央及地方政府的重視。
對於中科擴廠的爭議,台中市政府應苦民所苦,立即釐清中科10公里內的污染總量,並同步進行附近居民健康的調查,若證實民眾的健康已無法承受現有的汙染源時,市政府應向中央政府表態拒絕此不當的開發。
在污染疑慮與健康風險未釐清前,中科管理局更不能複製中科三期后里園區的模式,讓新增的汙染源成為「既成事實」,而逼迫人民接受!
§ 減碳,全人類只剩最後25年的機會
5月18日李遠哲在中興大學演講「急速減碳與世代交接」,他說:今年全球的CO2飆破400ppm,若達450ppm,全球氣溫將上升2度,增溫產生極端氣候乾旱豪雨,亦將造成大量生物的滅絕…。這些衝擊對於人類生存的威脅,如同於巨大的損石撞擊地球這麼嚴重。
換言之,全球只要再排放一兆噸的CO2,CO2就會上升至450ppm,目前全球CO2每年排放總量為400億噸,若依目前的碳排放,只要再25年CO2就會達450ppm。但事實上全球的碳排量每年卻是大幅的增加,CO2會在更短的時間內就超過450ppm。
李遠哲認為2015年是減碳最後關鍵的一年,因為愈晚減碳,付出的代價就愈大,之後若進入失控的狀態,就算人類再怎麼努力改善,都難以挽回!
目前全球的人類已面臨生存的危機,減碳已刻不容緩,但台灣的產業政策、能源結構卻存在嚴重的問題,依目前政策,到2026年台灣電力需求的成長,要再增加二座台中火力發電廠的電量,若政府不調整產業政策、能源結構,碳排放的問題要如何改善?
再以台中市政府的減碳計畫為例,市政府的減碳只針對民生(含商業)用電,不包含工業用電。民生用電以年減2%為目標,自2012年起實施,預估2020年可達年減323萬噸CO2的目標,但台積電新廠每年卻要排放440萬噸的CO2,此擴廠案等同於讓全台中市273萬市民經8年的減碳成果全部報銷,更何況這些成果還未達成。
林佳龍市長去韓國取經,擬效法首爾市「省下一座核電廠」,故宣布台中市8年內要設置太陽能發電約61MW,但台積電新廠每年卻要用掉600MW的電。若依台中市政府設置太陽能發電的速度,共需花費78年,才能滿足一個台積電新廠的用電。
台中市政府的減碳政策沒有工業用電減量的目標,以致工業用電不減反增,而全台灣都是這樣的產業政策,若讓這樣的發展延續下去,這將加速全球暖化,也將拖垮後代子孫賴以生存的環境,更會造成悲劇性的浩劫!
§ 林佳龍市長應與市民站在一起,市長的作為,決定下一代的未來⋯
林佳龍於3月29日台中市空污管制策略研討會中說「…很多人無故得到很多疾病,他們真是無語問蒼天,我的故鄉是台灣屬一屬二污染最嚴重的地方,就是雲林麥寮,我小時候在那裡成長的環境,現在都已改變,這是因為二十年前的一個選擇,宜蘭人選擇拒絕六輕,雲林人卻抱著很多的幻想迎接六輕的來臨,二十年後我們來看,宜蘭人走出自己的一條路,以文化、觀光作為經濟的基礎,也教育下一代認同這個共同的價值觀,台灣未來要走去那裡,我們這一代將決定下一代的未來⋯」。
林佳龍市長曾向市民承諾「要讓台中成為宜居城市」,面對高排碳、高汙染、高耗水的中科擴廠爭議,如上述的演說,台中人也應要走出自己的一條路,透過教育讓下一代認同「世代正義」的價值觀,台中的未來要走去那裡,林佳龍市長的作為,將決定下一代的未來……。
「宜居城市」不僅是林佳龍的政見,也是全市民的共識,但最後只有市長與市民站在一起守護這個家園,這個希望才有可能被實現。
註:劉祖恩,2007。中部科學園區附近地區室內、外懸浮微粒及居民尿液中重金屬之分析。中國醫藥大學環境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指導教授:郭憲文、吳聰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