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6日 星期五

【如何預防危樹殺機】

【如何預防危樹殺機】
無風無雨的晴天,大樹忽然轟隆倒下,綠葉依然盎然,為什麼會這樣?
這是褐根病,一種會吞蝕活體的菌種,國內的褐根病權威台大植病系曾顯雄教授說明褐根病菌 (Phellinus noxius) 隸屬於擔子菌門;刺革菌綱之擔子菌,主要感染樹木的根部,可侵染、破壞韌皮部及維管束,影響養分和水分之吸收和運輸,使樹木枯萎最終死亡。此外,褐根病菌為木材腐朽菌,其菌絲可分泌纖維及木質素分解酶,會分解木質素、纖維素,使材質白化腐朽。隨著菌絲蔓延生長,感染部位也蔓延擴大,使樹木根基部失去木質部的堅強支撐力時,病樹極可能風倒而成為公安議題。
關心褐根病議題的台灣護樹協會理事林長茂先生說政府為了褐根病防治這幾年來所編列的預算不下十億,但是實在也沒有看到到底救活了幾棵樹或是防治了多少病樹。這十億是很多錢,但是成果和績效是沒有人去監督的。
目前褐根病的治療方式林務局出版了一本小冊子,小冊子上除了使用非常昂貴且有害環境健康的邁隆毒藥用薰蒸土壤法,還有水淹沒法,目前我們還沒有看過使用水淹沒法。
但是薰蒸法讓環境保護人士非常有意見,除了邁隆這樣的毒性農藥倒入土壤,流入地下水中造成環境危害,也不見得能夠把樹給救活,治療真的很昂貴,因為林試所授權給園藝廠商就收取了昂貴的技術移轉費用,且林試所有抽成的獎金,但是對於樹到底能不能救活,以及這棵樹到底是不是真的得病了,很合理的懷疑就是這些人說了算。
中華永續農業學會的網站說明:『爰美國環境保護署(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在2008年7月10日,於紅皮書(Red Fact Sheet)開宗明義即已指出「邁隆」為廣泛性殺生劑(biocide),可用以殺滅真菌、細菌、藻類、線蟲,甚至雜草;而主要殺生機制在其於土壤施用,加水分解後,產生具高揮發性、殺生性之methyl isothiocyanate(MITC),但若吸入或接觸MITC,皆會刺激眼睛,對呼吸系統造成不良影響,此外,亦為皮膚之致過敏原,對於無保護之哺乳類、鳥類、水棲生物,暴露於「邁隆」亦為劇毒。』
所以,選擇用農藥邁隆治療顯然也是非常的不智,醫治一棵樹幾十萬到上百萬元,大家會問『值得嘛?』,
而比較悲慘的是最後有的單位不願意或是沒有救樹的預算就是選擇把樹砍掉了,許多學校的校長和總務也是憂心忡忡,他們說如果沒有砍掉,萬一發生災害他們也無法承受。
其實許多得了褐根病的樹轟然倒下,仔細一看周圍都是糊滿了水泥,比方說畫面中龍潭國小的老榕樹,應該是忍受了非常久了,在人為的環境之中,土壤踐踏的非常硬實,排水不良,落葉無法歸根變成養分,割草機割的時候把樹幹割傷,染病的器械再來施作在未感染的樹上,酸雨,受污染的水質,亂修剪.....沒有健康的土壤環境,正確的照顧方法,怎麼可能有安全的樹?
劉東啟教授主張自然醫療的方式,不要下農藥,用水刀機和氣爆機改良土壤,讓樹自己本身產生抗體,這個費用是相對便宜很多,台灣老樹救援協會採用劉教授的方式認養老樹給予治療,目前為止效果良好,當然也有病重到無法醫治的情形,但是改善土質和排水是不傷害環境的作法。
我們實地觀察歐洲的公共建設,許多公園綠地沒有像我們這樣把樹糊滿水泥的,花大錢去做俗不可耐的花台,然後把樹剪的亂七八糟的,這一點『去水泥化』是我們民眾要有這樣的共識,因為水泥工程往往是政客的A錢良方,很多不當的水泥工程還給政客拿來當政績,真的是氣死人。
再來就是對於褐根病的部份,我們認為現在如果有這樣的疑慮,可以先採取自然醫療的方式,畢竟這個費用很便宜,但是為了保險起見,我們建議可以使用安全固定樹幹的方法製作鋼架,在力矩的部份計算一下可能倒塌的時候產生的力點做距離樹幹有30公分的支撐架,這樣可以不用貿然砍樹,即使倒塌也不會傷害到人,也不致於花費鉅資,更可以爭取到讓樹有健康生長自我療癒的機會。
當然現在最重要的是呼籲各縣市政府應該做好危險樹木評估,也要把護樹知識傳遞下去,不要再虐待樹了,過去我們做很多很多議題都是在談正確的對待樹木的方式,這是希望樹木健康,這樣人民生活也不會受到威脅,市容景觀也好一點,不要到處都是斷頭樹,生病樹,危險樹,全身都被撞的處處傷疤的樹....真的像見鬼了一樣!
護樹就是護人,我們也很憂慮的是工業污染造成的環境問題,讓水質和酸雨造成土壤污染,專家表示未來全世界有50%的可耕地將無法再耕種,這是人類更嚴重的生存危機,我們應該要好好開始努力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的時候了。
曾顯雄教授~認識褐根病:
http://ntucae.blog.ntu.edu.tw/2012/02/29/n91_03/

大家來認識樹木褐根病

文/國立臺灣大學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 黃郁晴碩士生、曾顯雄教授
一、褐根病菌簡介
褐根病菌 (Phellinus noxius) 隸屬於擔子菌門;刺革菌綱之擔子菌,主要感染樹木的根部,可侵染、破壞韌皮部及維管束,影響養分和水分之吸收和運輸,使樹木枯萎最終死亡。此外,褐根病菌為木材腐朽菌,其菌絲可分泌纖維及木質素分解酶,會分解木質素、纖維素,使材質白化腐朽。隨著菌絲蔓延生長,感染部位也蔓延擴大,使樹木根基部失去木質部的堅強支撐力時,病樹極可能風倒而成為公安議題。
褐根病菌分布於澳洲、南大洋洲、非洲、中美洲、日本沖繩、東南亞等地區,此真菌的寄主範圍非常廣,目前已有超過 150 種以上木本植物的發病報導。對許多重要的林木、果樹、園藝景觀作物造成危害,且造成經濟損失及景觀、生態之破壞。在臺灣,褐根病 (Brown root rot) 是最重要且常見的木本植物真菌性根部病害。1928 年日據時代,日本學者澤田兼吉在臺灣已在月橘、樟樹、龍眼等樹木根部發現褐根病菌,但直到近十年來危害漸趨明顯,此病害逐漸受到重視。目前已有 120 種植物的發病紀錄報導,且新寄主不斷增加中。其危害對象包括多種行道樹、果樹、防風林、景觀美化樹木和珍貴文化老樹,如榕樹、樟樹、印度橡膠樹、臺灣欒樹、木麻黃、鳳凰木、龍眼、枇杷等,危害遍布全島及金門低海拔地區。
二、褐根病菌分類地位
褐根病菌 Phellinus noxius (Conrner) Cunningham 過去曾歷經多種同物異名,例如:Hymenochaete noxia 和 Fomes noxius 等,直到 1965 年才正式使用目前的學名;其分類地位為:
Division  Basidiomycota 擔子菌門
Subdivision  Agaricomycotina 蕈菌亞門
Class  Agaricomycetes 蕈菌綱
Order  Hymenochaetales 刺革菌目
Family  Hymenochaetaceae 刺革菌科
Genus  Phellinus 木層孔菌屬
Species  Phellinus noxius 褐根病菌
三、褐根病菌生長特性
褐根病菌在培養基上純培養時,經鏡檢可觀察毛狀菌絲 (trichocysts) 和段生孢子 (arthrospore),為鑑定的重要依據。此外,和一般擔子菌類不同,其生殖菌絲不具有扣子體。
褐根病菌生長快速,根據前人研究,可於 10-36℃ 生長,最適生長溫度接近 30℃,菌絲生長 pH 值介於 4.0-7.0 之間。其菌落初期呈白色和淺黃色,培養至 7-10 天後,漸漸轉為琥珀褐色至黑褐色的皮革狀構造。
四、褐根病之病徵
褐根病造成樹木根部和基部的木材白腐而無法支撐地上部重量,而容易傾倒,還導致樹皮壞死、維管束喪失運輸功能,令植株枯萎死亡。
若從外觀檢視,受感染樹木的地上部具有下列徵狀:局部或全株的葉片生長衰弱、黃化和萎凋,末端枝條枯死;發病末期,絕大部分的罹病植株最終將全株落葉,枯立死亡(圖一),但少數林木在葉片呈現萎凋病徵後,一個月內迅速死亡(圖二)。
圖一、罹病林木葉片變小、變少,較為稀疏。
圖二、罹病植株將經由接觸健株傳染,而逐漸擴散。
上述這些地上部病徵與其他根部病原菌造成的衰弱症狀類似,無法單獨憑斷、判定為褐根病,真正診斷褐根病的關鍵為找出具有真菌組織之病兆。褐根病菌常在樹幹基部表面形成白色、黃色至深褐色的片狀菌絲面(mycelial mat,圖三),土壤中根部表面也會長有沾黏土粒的菌絲面。另外,若剖開根部樹皮,經常可以在內部的木質部發現木材白化、疏鬆海綿狀的腐朽現象,以及鑲嵌在木材之中、由褐根病菌菌絲所形成的淺褐色至黑色不規則網格狀紋路(圖四)。這些病兆是現場鑑定褐根病的主要依據。
圖三、感染樹木之莖基部或根部,常被覆深棕褐色之菌絲面(墊)。
圖四、樹皮下之木質部常呈現深棕褐色菌絲索所構成獨特之網格。
五、褐根病傳播方式
在林地中常見褐根病自一發病中心輻射狀地向四周擴散,或是成排栽植的樹木因接連感染而死亡(圖二),此現象顯示褐根病的傳播係近距離一棵棵地蔓延。經實驗證實,當健康樹根接觸到帶病菌的根部或樹木殘骸時,菌絲往往能夠成功感染之。此外,褐根病菌可於土壤裡的病根殘骸中存活數年,菌株能保持生長活性直到木材完全腐朽殆盡。
除了根部之間的接觸外,植株人為的搬運移植也是褐根病擴散原因。當罹病的樹木被移植到其他地方栽植,或是殘留罹病組織被打碎當作栽培介質肥料,這些帶菌的樹木和木塊便可成為新的感染來源,與周圍的健康植株接觸後,容易造成病害發生,加速了褐根病遠距離的傳播。
最後,在褐根病菌生活史中,經有性繁殖可產生子實體以及可經氣流傳播之擔孢子,這些大量的擔孢子能夠隨風飄送到遠方。過去雖有研究證實擔孢子可以感染樹木,但是因為褐根病菌在自然界中鮮少形成能產生擔孢子的子實體構造(圖五、六、七),故過往普遍認為藉由擔孢子的長距離傳播機會較少。然而,近十年來被發現的褐根病菌子實體數量大幅增加,加上不少發病地點呈星狀零散分布,顯示藉由擔孢子的傳播之可能性也大大提升。
圖五、發育中之菌絲面,呈現多孔狀,邊緣淺棕褐色,中心則呈深棕褐色。
圖六、發育後期之菌絲面,顏色深化成棕褐色,此時逐漸轉化成子實體。
圖七、成熟之子實體呈棕黑褐色,上緣則顏色較淺棕黃色。
六、褐根病防治方法
因褐根病菌在看不見的地面下侵蝕樹木根部,且發病初期地上部沒有任何病徵,故往往等到發病末期地上部出現衰弱病徵後才被發現,此時大部分的根部已經腐朽死亡,僅存的少量健康樹根已經無法支撐枝葉的正常生長,通常已經難以防治。因此病害早期診斷,極為重要,除病徵、病原在寄主以及分離培養後之型態、構造特徵、PCR 分子檢測外,新近研發之生物晶片,可輔助苗木、樹木褐根病之快速偵測、診斷、調查和監控。
在防治策略、方法上,對於確診之罹病植株,早期發病輕微者,可試行以系統性殺菌劑或抑制劑於根、莖基部進行灌注治療;後期發病嚴重者,應挖除罹病植株、根砧,並徹底清理土壤中的根系及微細根部組織,以免病原菌存留於植物殘體中。已掘除之罹患褐根病之樹木根砧及根部組織,應運送至焚化爐焚毀。掘除病株之植穴,撫平後,應自然曝曬 3-6 個月,使根域乾燥,即可大量減少土中感染源、降低其感染潛勢,並填加拮抗微生物,以強化拮抗作用。
但因樹根深且廣,實際操作上可能無法確保所有細小根部組織都被清除乾淨,清除病根後之根域土壤或可施用化學藥劑,如三泰芬、撲克拉、尿素加石灰等,以殺死和抑制褐根病菌生長。施用尿素和硝酸鈣等可使土壤 pH 值升高,不利褐根病菌生長,也能減緩病勢發展,但須小心用量不宜太高,以免傷害樹木根系。
經長期曝曬處理之棲地,可補植具抗病或耐病特性的樹種,或改栽種草本花草,並加強生態撫育及綜合病害管理,以避免褐根病之再次發生。此外,野外林地、山區林木不建議藥劑處裡,讓其自然演替產生替代抗病樹種,或伐除枯木、根砧,改種抗病樹種。
Share


褐根病防治對策

樹木褐根病在台灣為一古老病害,遠於1928年日據時代,隸屬於總督府中央農業試驗所之真菌學者,澤田兼吉(Kaneyoshi Sawada)即已記敘此病於龍眼、金露花、黃梔花、裂瓣朱槿、繡球花、茄冬、樟樹、變葉木、虱母子草等植物之發生、為害,其後至今之調查顯示,此病在台灣以及離島,多達120種以上之植物寄主被發現,此病隨機分布、多點感染,主要傳播途徑係藉由根系接觸,發病慢、傳播慢、早期病徵不明顯,難以診斷,而後期防治又難以成功,為其特徵。

樹木褐根病經由平面或立體之大眾媒體之鉅量傳播,以及無數褐根病後期診斷、鑑定講習班之講習、推廣,其實已是家喻戶曉、深入人心之全民教育,褐根病目前被認為是台灣或離島,平地海拔1,000公尺以下,林木、果樹或觀賞植物之「世紀黑死病」。

褐根病之防治方法,雖有多種被提及,但目前廣為推行之處理方式為「邁隆(Dazomet)」在罹病植株移除後之大量施用燻蒸,以及再種植前之「再燻蒸」。爰美國環境保護署(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在2008年7月10日,於紅皮書(Red Fact Sheet)開宗明義即已指出「邁隆」為廣泛性殺生劑(biocide),可用以殺滅真菌、細菌、藻類、線蟲,甚至雜草;而主要殺生機制在其於土壤施用,加水分解後,產生具高揮發性、殺生性之methyl isothiocyanate(MITC),但若吸入或接觸MITC,皆會刺激眼睛,對呼吸系統造成不良影響,此外,亦為皮膚之致過敏原,對於無保護之哺乳類、鳥類、水棲生物,暴露於「邁隆」亦為劇毒。

2011年6月4日,以及7月26日,台北平面媒體,分別以顯著之標題報導「市府4年砸1億,卻擋不住褐根病,束手無策?」,以及「褐根病蔓延,大安森林公園拉警報」;其他各縣市政府,亦應有類似經驗。顯然,廣泛性施用「邁隆」燻蒸處理,徒勞無功,無法滅絕褐根病菌。目前所推薦之防治方法,長久持續大量施用燻蒸劑,衍生抗藥性之褐根病菌菌系勢所難免,而且對生態系破壞性高,對於人、畜、野生物、微生物多樣性之滅絕之負面作用不容忽視,更何況也不符防治成本效益,且不符具深根系、廣根系特性林木之病害防治原則。此外,也和國家所標榜之無毒島、有機農業、生態永續經營之理想、願景背道而馳,亦和地球村之綠色環保之趨勢大相逕庭。

樹木感染褐根病由侵染至顯現明顯病徵,通常費時5-15年,此時60% - 80%以上之根部組織皆已被殖據、分解,此時縱然於根圈土壤施用石灰、尿素,以及其他殺菌劑,通常回天乏術,無法獲得防治成效;倘若以系統性殺菌劑進行根、莖基部點滴灌注,可藉擴散或輸導作用,反而較易達到觸殺病原效果。職是之故,對於珍貴樹種或老樹先行施以預防性藥劑灌注,或定期以靈敏之分子標記進行檢測,驗證有病原存在時,立即進行藥劑灌注,應可事倍功半,並減少成本,以及藥劑對於根圈土壤之汙染和對生態系之破壞。

現行樹木褐根病防治標準作業流程,亦推薦水淹沒法,然於自然林地,就罹病林木或已枯死之林木長期浸水處理,常受水源、地貌、地質所限,通常難以執行,此外,於林地浸水處理成效亦未經驗證;倘若處理對象為尚未枯死之林木,長期浸水,就學理而言,亦不利於林木生長,很可能導致根系缺氧、窒息,或遭受其他喜濕性之卵菌病原侵染,而加速其死亡。

真菌,包括樹木褐根病菌(Phellinus noxius),及層根腐病菌(Phellinus werii),皆係經地球之長期生態選汰、演化後,可適應之棲息物種(inhabitants),前者盛行於熱帶、亞熱帶,而後者則盛行於溫帶、寒帶,故不論於感染林木、果樹、觀賞植物,皆呈分散、點狀分布,或於人工純林之感染中心往外擴散;故生態條件適合時,造成發病、感染,此純屬必然;就此原則衡量,事實上無法滅絕此褐根病之病原,只能由樹種、栽培、管理、經營等途徑,降低發病率,經由物種自然演替,維持生態系多樣性平衡。基於上述,將所獲致之結論和建議陳述於下:

• 樹木高齡化自然枯死、環境逆境壓力、其他根系病原、或其他根系病原和褐根病菌複合感染,因而導致樹木之枯萎,皆需加以釐清,以免誤診。

• 褐根病病原菌殘存於根系,故徹底清除殘留根部組織,植穴中長期(3-6個月)陽光曝曬、乾燥根域,即可減少感染源,並降低其感染潛勢,再強化生態復育,即有利於病害蔓延之遏止。

• 褐根病病原不殘存於土壤,並且樹木根系通常分布既深且廣,故用「邁隆」燻蒸根域土壤不具合理性;再植前之再燻蒸,更不利於再植植物之生長、發育。

• 「邁隆」為廣泛性殺生劑(biocide),會滅絕土壤之微生物,破壞生態,永難恢復。此外,也和國家所標榜之無毒島、有機農業、生態永續經營之理想背道而馳,亦不符地球村之綠色環保趨勢。故「邁隆燻蒸法」之繼續推廣使用,有待商榷。

• 樹木罹患褐根病,於感染中後期呈現明顯病徵,於根圈施用以系統性殺菌劑皆難以收致防治成效。

• 就罹病林木或已於枯死林木之林地長期浸水處理,常受水源、地貌、地質所限,通常難以執行;倘若處理對象為尚未枯死之林木,長期浸水,亦不利於林木生長,且易誘發其他喜濕性病原侵染,更易導致林木枯死。

• 褐根病感染點隨機分佈,阻絕、減絕其感染不易;除根系嫁接傳染外,擔孢子之長距離分散傳播,機率或許不高,但隨著子實體之出現頻率增加,此可能性不能排除,此等更影響「邁隆」之區域性燻蒸,難以收到預期成效。

• 結合早期快速診斷、鑑定、早期治療,以及生態撫育、種植抗病、耐病樹種、合理栽培管理、化學藥劑、生物防治、抗病育種、抗病單株選植等技藝,進行綜合病害管理(Integrated Disease Management,IDM),應為上策。
【民視異言堂】搶救老樹101種方法(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vG078gzDS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